林中路

林中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448
译者:孫周興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CNY 116.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16534
叢書系列:海德格爾文集
圖書標籤:
  • 海德格爾
  • 哲學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詩學
  • 存在主義
  • 藝術
  • 哲學、自然科學
  • 哲思
  • 存在
  • 自然
  • 詩歌
  • 行走
  • 沉思
  • 西方哲學
  • 現代性
  • 隱喻
  • 內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林中路》是20世紀德國偉大的思想傢馬丁·海德格爾的後期代錶作品之一。它在當代學術界享譽甚高,業已被視為本世紀西方思想的一部經典著作。如其中的第一篇《藝術作品的本源》,原為海德格爾在1935年至1936年間所做的幾次演講,當時即激起瞭聽眾的狂熱的興趣——此事後被德國當代解釋學哲學大師伽達默爾描寫為“轟動一時的哲學事件”。書中斯諸篇也各有特色,均為厚重之作。若要瞭解後期海德格爾的思想,這本《林中路》是不可不讀的。

著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傢,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錶之一。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回到古希腊的时代与苏格拉底一块辩论么?算了!我还不想被他骂的狗血淋头,不过我倒是愿意坐在他身边然后听他在探讨哲学,林中路就是如此,哲学如同本身一样的具有更多的是一种优雅与深刻,而不是在大学里的笔挺的西装的讲课 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轻快与明亮,与其说是哲学我倒...  

評分

評分

【案语:《诗人何为?》绝不仅仅是在讲诗学,虽然海德格尔确实在文中对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诗歌做了一些文本分析,但是他更是走在一条“通往语言之途”中的。其中,尤其是借助于里尔克的几首诗歌(以及书信),他分析了具有存在本体性的冒险、敞开性、技术对象化、集置、“存在...  

評分

【原文写于2015年11月,给冯师的读书报告+读书会】 十一月一日读书会的消息很早就收到了,于是借这次机会重新研读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有许多新的理解。海德格尔是借由此篇文章中借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对他自己真理观的集中阐述,之所以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则是...  

評分

当初因为考研的关系,终究是只读了一小部分,序言啊,存在啊,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啊~主要可见于本书中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和《诗人何为?》~也是那句“通向语言的途中,歌唱命名着大地”使我一下意识到语言,或者说语义学的意义,对于艺术和创作的意义。03年之前我像一个...  

用戶評價

评分

海氏的文筆呀~~~

评分

藝術作品的本源

评分

先讀瞭《藝術作品的本源》和《詩人何為》兩篇,不僅所闡發的觀點深有啓發,思考的推進過程也同樣讓人享受。譯筆也好!贊嘆!

评分

語言無法窮盡世界,但語言自身的豐富性卻不亞於世界本身的復雜。語言的難盡“物之粗精”本身就是人類的一種極限,但語言的細膩與豐富性卻從另一個方麵補償瞭這一缺陷。對於那些永遠不能言說詳盡的東西,比喻似乎成瞭最恰當不過的方式。“真理是林中的一片空地”這句話其實就更像是一句形象的禪語。 從符閤論的真理觀到真理本身是無弊的顯現,對真理的把握越來越類似直觀的方式。叔本華把直觀看作是相對於科學思維更根本的認識方式,而海德格爾後期的思想則更進一步地形象化,這也是相對於海氏前期思想而言更難懂的原因吧。

评分

還是最喜歡尼采,能感受到海德格爾後期從“追問存在之存在的形而上學問題”,變成瞭“存在之存在就是存在”的“敞開式”轉嚮。 但我的智商確實不足以讀懂書中的60%的內容,邏輯思維的訓練不太夠,而且我喜歡直接get到那個“點”,不在乎怎麼從語言上推導齣來最後的答案。 存在主義在西方仍舊是不討好的事兒,我其實挺期待東方如何在存在主義的哲學上麵提齣一個理論高點,全麵輸齣文化——而這個突破口似乎已經被rick and morty給搶瞭。 不過沒關係,我們還有莊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