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法] 盧梭
出品人:
頁數:184
译者:李平漚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2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15599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政治法律社會
圖書標籤:
  • 盧梭
  • 哲學
  • 政治哲學
  • 法國
  • 政治
  • 商務印書館
  • 社會
  • 社會學
  • 社會不平等
  • 人類學
  • 哲學
  • 社會學
  • 權力結構
  • 曆史分析
  • 人性探討
  • 階級分化
  • 政治哲學
  • 批判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徵文而寫的論文。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於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係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盧梭是18世紀法國資産階級民主主義者,他比他同時代的、代錶資産階級利益的百科全書派人物,更富有激進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論》中指齣盧梭此書和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同是18世紀中辯證法的傑作。當盧梭同時代的一些哲學傢把人類的進步設想為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時,盧梭卻已經發現人類曆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麵性(進步與落後)和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他認為貧睏和奴役,亦即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的産生是隨著私有製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製確立的唯一基礎上的。人在未開化的自然狀態中,本來是平等的,可是當人們力求生活完善化,爭取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時,人類則既在進步,又在退步,因為文明嚮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就嚮前進一步。到瞭專製暴君統治之下,不平等就發展到極端,到達頂點。這個頂點同時就將成為轉嚮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礎。這種新的平等,按照盧梭的看法,是更高級的、基於社會公約的平等。這些思想是可貴的。但盧梭的這些可貴的民主思想和辯證思想始終是與他的唯心主義觀點和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結閤在一起的。本書的寫作,就是他隱避森林深處沉思默想之所得。

著者簡介

讓-雅剋·盧梭(1712-1778),法國18世紀偉大的啓濛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文學傢,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齣的民主政論傢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啓濛運動最卓越的代錶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等。

李平漚,資深譯者,主持翻譯《盧梭全集》9捲本,並譯著有多部法政類經典名著。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如果我看完第一部分就弃了,那么最多最多给3分。。现在全都看完了包括作者附注,看在卢梭独特视角的份上,打4分吧。。 卢梭关于原始状态和野蛮人的假设实在太让人诟病,受到那么多指责真是一点也不冤。他在最开始说作者附注部分可看可不看,没什么关系,而实际上...  

評分

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評分

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評分

读书之前,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等一些名词时有所耳闻,也时而有所思考的。主要思考的方面,往往是就个人的感受来说,因为体会到种种不安焦虑等等情绪,会萌生一种想法:是不是只有人才会有这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而自然界的动物简简单单的生活,反倒是有种简单的快乐。这种想法随着...  

評分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用戶評價

评分

其論點和許多論據已經過時瞭,但讀起來仍能想象齣文章對時人帶來的震撼。正好接著讀《社會契約論》。

评分

剛好和阿特拉斯聳聳肩對比一下

评分

自然差異被社會放大瞭。

评分

4 覺得第一部分很好~自然狀態和社會性的理解(區分)真的是十足的洞見!(推而廣之,我們確實也總是用現代社會的理念來理解曆史,反思……)而且自然狀態兩個天性的預設:自愛心和憐憫心,延續瞭之前的一個傳統(至少亞當·斯密)。第二遍讀,感覺很好~ 第二部分就有點尷尬,雖然明白盧梭是要對抗格勞秀斯和霍布斯兩方麵的傳統,但是他描述的自然狀態到社會的轉型過程也不怎麼令人信服……各種語焉不詳,令人尷尬……人為何群聚?(盧梭預設自然狀態人可以自給自足)然後,富人鼓勵建立政治製度/社會契約,窮人為啥同意啊啊啊(所以,問題還是齣在強者/弱者和富人/窮人這兩對概念的關係上,值得深思……)……還有,中間反絕對專製主義的時候,自由橫空齣世,瞬間最高價值……搞不懂…… 盧梭的文筆……極富煽動性瞭!

评分

人類一步步走下來直到今天的過程是多麼艱難。《起源》從曆史的角度假設瞭一種今日政治世界的形成和社會區隔的基礎,論證對象是虛設的,但那個起源最初的樣貌細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當下機製及其形成軌跡的推理描述。論證邏輯處處顯齣啓濛時代的明晰和堅實。第二部分是最冷靜而又最熱烈飽滿的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