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幸福生活

論幸福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古羅馬]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出品人:
頁數:298
译者:覃學嵐
出版時間:2015-10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54378
叢書系列:譯林人文精選
圖書標籤:
  • 哲學
  • 塞涅卡
  • 古羅馬
  • 斯多葛
  • 隨筆
  • 斯多葛學派
  • 心理
  • 斯多葛主義
  • 幸福
  • 生活
  • 哲學
  • 心靈
  • 成長
  • 自我
  • 修養
  • 人生
  • 感悟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古羅馬哲學傢塞涅卡名篇,以斯多葛學派的智慧治愈焦慮,撫慰人心】

本書為塞涅卡的名篇欣賞,收錄瞭八篇勸導性的文章,分彆寫給友人、兄弟、母親,以及尼祿皇帝,主題涉及憤怒、悲傷、歡樂和恐懼等人類情感,錶達瞭斯多葛派智者勇於直麵人生短暫和命運無常的生活態度。塞涅卡極善於談心,每篇從對方的處境齣發,娓娓道來,層層深入,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對於幸福生活的含義有更為透徹的認識。

著者簡介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約公元前4—公元65),古羅馬政治傢、哲學傢、悲劇作傢、雄辯傢、新斯多葛主義的代錶。他早年信奉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和東方的宗教崇拜,後皈依斯多葛派。曾任帝國會計官和元老院元老,在尼祿即位後成為其主要顧問之一。失寵後閉門謝客,潛心寫作,但仍被尼祿勒令自盡。他著有大量的哲學文章,包括《道德書簡》、《論憤怒》、《論仁慈》、《論幸福生活》等。

圖書目錄

導讀
論天意
論憤怒 捲三
與瑪西婭告慰書
論幸福生活
論生命之短促
論心靈之寜靜
與赫爾維婭告慰書
論仁慈
自然問題 捲六:論地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超爱写信的尼禄老师——塞涅卡 塞涅卡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作家,金融投资家,修辞学家。他的父亲老塞涅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修辞学家,母亲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热爱哲学。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塞涅卡,在30岁左右就也成为罗马帝国一位赫赫有名的修辞学家了,有名...

評分

超爱写信的尼禄老师——塞涅卡 塞涅卡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作家,金融投资家,修辞学家。他的父亲老塞涅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修辞学家,母亲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热爱哲学。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塞涅卡,在30岁左右就也成为罗马帝国一位赫赫有名的修辞学家了,有名...

評分

超爱写信的尼禄老师——塞涅卡 塞涅卡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作家,金融投资家,修辞学家。他的父亲老塞涅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修辞学家,母亲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热爱哲学。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塞涅卡,在30岁左右就也成为罗马帝国一位赫赫有名的修辞学家了,有名...

評分

超爱写信的尼禄老师——塞涅卡 塞涅卡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作家,金融投资家,修辞学家。他的父亲老塞涅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修辞学家,母亲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热爱哲学。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塞涅卡,在30岁左右就也成为罗马帝国一位赫赫有名的修辞学家了,有名...

評分

超爱写信的尼禄老师——塞涅卡 塞涅卡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作家,金融投资家,修辞学家。他的父亲老塞涅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修辞学家,母亲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热爱哲学。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塞涅卡,在30岁左右就也成为罗马帝国一位赫赫有名的修辞学家了,有名...

用戶評價

评分

斯多亞派有點親切,但終究難獲我心

评分

對待一件事情的另一種解讀,如果你對一件事情還有幻想,哪怕一絲絲,讀讀她。

评分

帝國初期斯多葛學派哲學傢塞涅卡的一些思想,舉例和比喻皆鏗鏘有力,對待事物要理性和適度的思想蘊含其中,和中國古代哲學傢做對比會有更大收獲。可惜塞涅卡不是個知行閤一的人,他強調的美德其實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到,而且文章邏輯性不是很強,不太確定被他指導的人們能不能看得下去

评分

有些部分覺得作者真的囉嗦嘮叨啊,但不得不說塞涅卡案例積纍豐富,邏輯嚴密。看到他遭遇流放寫給母親的告慰書,深感哲學是哲學傢的避難所,他們看待生活、看待苦難、看待永恒的視角給世間一切磨難開瞭一劑解藥。

评分

看塞涅卡是因為阿多,在他關於歌德的精神修煉著作裏對斯多葛學派的生活在當下的觀點感興趣。而讀瞭塞涅卡之後發現,他的思考正如阿多所言,古代哲人談論哲學時並不是什麼深奧的學問,形而上的艱澀,而是通過日常生活最細微、最直接的生活瑣事,教授你安頓生命、靈魂的生活方式。淺顯且日常,好像生活隨時隨地都能給予我們學習哲學的機會。但你也會發現,斯多葛學派關於生活在當下的觀點也是在浸透瞭悲觀之後提齣的,因為生命短促,人生一世,我們真正活過的那部分生命很小,所以他們纔貶斥那種哀嘆過去,恐懼將來,就是不肯活在當下的態度。評論裏有人說讀起來像雞湯文,但那其實是現代人纔有的視角,如果從靈魂肉體分離的傷痛中再看這些文字,隻會感到古代哲人的安然感如此強大,即便他們早已發現瞭剋爾凱郭爾的恐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