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乃大道

翻译乃大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余光中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1
价格:CNY 3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551397
丛书系列:译家之言
图书标签:
  • 翻译
  • 余光中
  • 写作
  • 文学
  • 译家之言
  • 英语
  • 方法论
  • 开智写作课
  • 翻译
  • 文化
  • 语言
  • 交流
  • 思想
  • 智慧
  • 表达
  • 跨文化
  • 理解
  • 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和《余光中谈翻译》的内容完全一样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36194/

《翻译乃大道》一书选收余光中译论散文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作者认为:翻译须用纯净的中文。本书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

作者简介

余光中,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批评家。1952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 年获美国爱阿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 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自谓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为其“四度空间”,现已出版诗集19 种,散文集14 种,评论集6 种,翻译集13 种;在翻译上亦贡献良多,出版译书多种,除戏剧外,当以英、美、土耳其之译诗为著,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梵高传》《英美现代诗选》《王尔德喜剧全集》《录事巴托比》等。

目录信息

I 序 思果
1 翻译与批评
5 中国古典诗的句法
15 中西文学之比较
32 几块试金石——如何识别假洋学者
38 翻译和创作
56 外文系这一行
63 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
71 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
86 庐山面目纵横看——评丛书版英译《中国文学选集》
107 哀中文之式微
111 论中文之西化
130 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
142 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164 与王尔德拔河记——《不可儿戏》译后
174 白而不化的白话文——从早期的青涩到近期的繁琐
188 横行的洋文
195 翻译乃大道
198 译者独憔悴
201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225 作者,学者,译者——“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说
238 论的的不休
257 翻译之教育与反教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本书是从用好中文的角度谈翻译。 分析了中文劣化的各种现象。对不成熟的白话文、不消化的西式中文的种种问题及其恶劣影响进行了广泛的分析。 对语文课本上选择的散文范本进行了有力的批评,认为20、30年代白话发展初期的清涩作品长期盘踞语文课本的重要位置,是一种很不正常...  

评分

我最早知道余光中先生,是因为初中时读了他的诗歌《乡愁》。现在10年过去了,我初学翻译,幸而又得到他在翻译上的指点,觉得很亲切。余光中先生从事翻译事业,凡40多年,这40年里他不停疾呼,劝告世人保护汉语言的美感,免受西文污染,保持汉语言的精炼,不能拖沓繁冗。然而,...  

评分

评分

此评论纯属抄书,仅为分享而作,例子均出自此书,向余光中先生致敬。不喜勿读。 这几天看了《余光中谈翻译》,读得冷汗直冒。从小老师便教我们如何作文,却没教我们如何约束自己的文字,加之长大后受英文影响,日常使用的语言已经“恶性西化”却不自知。    初中背《荷塘月...  

用户评价

评分

中文不好怎能翻译?

评分

我也想说读完之后各种醍醐灌顶。

评分

还只读1/3左右,迫不及待给余光中先生打5星!如果满分是100,那我一定给超过100 !就目前所读,所感:刚开始读着读着就羞愧,后来慢慢心跳加快,最后就是激动了。“当当当当,不绝于耳”,路漫漫其修远兮。都能想象得出先生生气的样子,这不该也不仅仅是翻译生需读的书~我恨! 3/3,认真看完,极度渴望当先生的学生。翻译确实被大众低估了,什么时候能被重视呢?当前真正的大家少之又少…

评分

我也想说读完之后各种醍醐灌顶。

评分

诗人余光中,译者余光中。相较于傅雷的缄口不谈,余光中的教授经验让他难以对翻译现状视而不见,本书不仅包含着对翻译本身先河般理论剖析(大谈中西文学之比较与中文西化之过犹不及),更是对当下中文之弊病加以针砭时弊(尤其以朱自清何其芳等人的“传世经典”为例,发出中文之式微的嗟叹)——“所谓现代中文,应该是写给现代中国人看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必须干净,因为不干净就不可能客观,同时必须平易,因为不平依旧不可能普及”——当下或许也正是印证了书中提到的那句“已凉天气未寒时”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