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还记得买这本书时的情景,初一的时候刚开始学英文,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本英文读本,虽说是中英文对照的。现在这本还在我的书柜里,到现在读也还有趣。庆幸自己的选书眼光不赖,Charles lamb的文笔是我现在的最爱,文洁若萧乾夫妇的翻译也深得原文要旨,而这本书也如lamb...
评分林译的《吟边燕语》只是根据兰姆姐弟(Charles Lamb,1775——1834;Mary Lamb,1764——1847)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译出,但当时与他合作的口译者魏易也未细加分别,他们只是在译本原作者那里写上了“莎士比”。 查尔斯•兰姆算是忠实...
评分 评分这是我想藏在家里书架中下层,等待我身高未长的小女儿悄悄走进书房,发现它,然后悄悄拿走读完的一本书。如果我有一个小女儿的话。 有的书和有的故事就是这样,它来自那用鹅毛笔书写的时代,趟过时光之河,陈然于架上——午后蜜蜡或琥珀色的光穿过空气、纵容微尘漫游飞舞落光斑...
评分驯悍记是一个过犹不及的悲剧。 喜剧都像童话故事一样。不可能发生的好转。大团圆的完美结局。 有好几部悲剧是因为妒忌和猜疑自己的妻子。 坏人总是很容易马上悔改。 《维洛那二绅士》《一报还一报》《仲夏夜之梦》都有一个女配角痴情于一个曾爱恋女主角但最后又把爱转回女配角...
这样也行。。。不过对照原文,倒还真是更接受这种形式。我果然没有戏剧脑子
评分没看的的确是种损失,你失掉了林译小说,就失掉了世界
评分没看的的确是种损失,你失掉了林译小说,就失掉了世界
评分林的译本
评分(赶任务)意译戏曲名+传奇小说写法,结尾偶见纪传体评述(《仙狯》)——此种形式利于传播,然注意林的「盖政教两事,与文章无属」;对悬念的破坏、删除线索(《鬼诏》),语言古雅然失却原著所赋的心理能量、哲学韵致与潜台词空间,节奏推进过速;作为莎士比亚翻译接受史一节点(文明戏/田汉最早白话译《哈孟雷特》/梁实秋、朱生豪的散体/曹禺《柔密欧与幽丽叶》、孙大雨《黎琊王》的诗体),and「莎士比亚」译名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饮冰室诗话》(19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