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想II

贾想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作者:贾樟柯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6812976
丛书系列:理想国·贾樟柯作品
图书标签:
  • 贾樟柯
  • 电影
  • 随笔
  • 艺术
  • 理想国
  • 电影人
  • 传记
  • 2018
  • 贾想
  • 小说
  • 推理
  • 悬疑
  • 情感
  • 成长
  • 现实主义
  • 心理描写
  • 都市
  • 人物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呈现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生命底色,也揭示出他电影的缘起和归宿。在电影中,贾樟柯记录下大时代里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凝视剧变年代里被权力和经济利益抛向边缘的个人,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放下摄影机,拿起笔,烟雾氤氲中,贾樟柯向青春告别,却无数次忧愁上身,思绪飘回汾阳的街道、北京的胡同,想起县城的少年、百无聊赖的青春,缅怀文学启蒙的恩师,感叹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前辈的交往与遗憾,也直白道明以电影打捞历史细节、对抗遗忘和反思历史的初衷。

◎作品看点

延续《贾想I》的深刻思索,更多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不一样的动物”贾樟柯、戛纳国际电影节金马车奖殊荣获得者,用电影去面对:无论哪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艰难时刻。

贾樟柯说:“我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拿起摄影机拍摄这颠覆坍塌的变化,或许是我的天命。”“行走和遐想,会帮我们清空身外之物,发现自我之小。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帮助我压抑自我的膨胀。”

贾樟柯的最佳时刻,不是来自他的深思熟虑,而是他的敏锐与穿透力,他能意识到崭新的时代情绪,并且准确、迅速地表达它。——许知远

2000 年我正式回国定居,赶上贾樟柯在拍《站台》。他半夜三更把我和阿城叫过去,看他新剪出来的这部电影。那是夏天,马路上热得走几步汗都黏在一起。此后我陆续看他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电影——最近看到的就是《三峡好人》——我有幸能看到一个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和此后十年之间的作品。——陈丹青

“邮政绿”皮面软精装设计,适合随身携带,细细品读“柯长”对电影艺术、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贾樟柯

导演、制片人、作家。

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

1993年入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理想国·贾樟柯作品】

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问道——十二种追逐梦想的人生

目录信息

序言
沉入地心,或者飞向太空/贾樟柯
2008年,《河上的爱情》
我的边城,我的国
其余的都是沉默
舌根上的乡愁
香港电影给我旧闻与新知
香港:就这么简单
胡同里的文艺青年
东京诸君
记忆之物
再见,青春,再见——北京之春拍摄手记
校长的话——写给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学院学员的信
2010年,《海上传奇》
遗忘了细节就是遗忘了全部(对谈)
杨德昌:他的枪声,他的孤独
美国大使、革命者和汾阳皇帝
流浪到天水
忧愁上身
先生坡上易先生
春日开博
远在他乡的故乡
在怀来“被捕”
七喜少年
做了一个汉奸梦
广场种满树会是多少棵?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侯导,孝贤
2013年,《天注定》
在《天注定》第一次主创会议上的讲话
我的夜奔
黄河的水声也是一种方言—纪念恩师田东照先生
我不想保持含蓄,我想来个决绝的(对谈)
我是叛徒(演讲)
只有虚构才能抵达(对谈)
2015年,《山河故人》
你我心知
站在人生的中间点(对谈)
他们比贾樟柯更孤独(对谈)
2016年,《营生》
108次短打
阿里巴巴吃苹果
戛纳:我们为什么会来?
高考之后,放虎归山
又到正午(小说)
附录 贾樟柯简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小武》走入公众视线,到《任逍遥》《站台》等“青春作品”,再到《三峡好人》《江湖儿女》一系列牵扯上故乡与异乡的影片,随着每两年一部作品的固定产出,贾樟柯也从文艺青年一步步蜕变为中国市场炙手可热的文艺导演。 唯一不变的是作为女主角的赵涛,以及他对家乡物事和远...  

评分

睡前读书,不应选小说,小说勾人,容易陷在里面。所以我放在床头的都是随笔、散文、诗歌,进入的快,离开的也快。相对安全。 昨夜拿起贾樟柯的新书《贾想II》,本来只是随手翻翻,不料一开头便扎进书里,恍恍惚惚,合上书本已经五点十分。窗外蓝光幽微,不是天亮,是没有灭的路...  

评分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好,倒没什么可说的,值得一提的是贾的文学素养,比我料想的高许多。极少看导演的文字作品,在电影世界,我以为作品是作品,人是人,应分开评价,我更关心作品本身。若非朋友相赠,大概不会翻看。《贾想》1、2,大抵看得出贾的创作轨迹,这倒是次要,我看出的...  

评分

评分

2010年10月初,贾樟柯做了一个汉奸梦。 梦里有一场巨大的集会,在五棵松体育馆举行。集会的主人是日本人——很不幸,北京又被日本军队占领了。会场里到处是木刻的樱花和陌生的军乐,坐满了拿着洋刀的日本军人,仅余的几个空座位,贴着那些时常在媒体上露脸的中国人的名字,...  

用户评价

评分

科长的文笔 有时是个兼具知识分子反思的大艺术家 有时是个闲来无事成天怀旧的中年人 有时是个平庸从众的小镇青年 尽管书里很多话说得在理 说得戳心 作为多年老粉的我 爱之深责之切 坚持认为 这十年只拿出天注定和山河故人 (何况并不惊艳 不过是成名的惯性) 实在是无足道矣

评分

许知远是科长最好的知音,他的一句话切中了要义——贾樟柯带着他的县城经验,从容进入了世界,而我一开始就想象着世界经验,却发现自己找不到落脚点。一个人的成功,或许多半是从对自己的真正重视开始的

评分

科长的文笔 有时是个兼具知识分子反思的大艺术家 有时是个闲来无事成天怀旧的中年人 有时是个平庸从众的小镇青年 尽管书里很多话说得在理 说得戳心 作为多年老粉的我 爱之深责之切 坚持认为 这十年只拿出天注定和山河故人 (何况并不惊艳 不过是成名的惯性) 实在是无足道矣

评分

有时更喜欢“贾作家”。

评分

《贾想Ⅰ》回答的是为什么拍电影,拍什么,怎么拍。《贾想Ⅱ》回答的是电影与人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处理电影与人的关系。 贾樟柯一直在用电影的方式来叩问时代和社会的答案,无论是变革还是变迁,都是他电影和文字中的一种寻找,在多元的社会里面很难形成共识,但是他还是要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