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三书

治史三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严耕望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1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989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严耕望
  • 史学理论
  • 史学
  • 方法论
  • 历史杂文
  • 历史学
  • 学术
  • 历史
  • 治史
  • 方法
  • 研究
  • 思想
  • 学术
  • 中国史
  • 史学
  • 经典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治史三书》作者严耕望享誉国际史坛,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本书汇集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系著者总结数十年从师问学的历程与研治国史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著者不矜其能,不放言高论,举凡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皆以质朴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原原本本,条分缕析,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严先生文如其人,甚少“惊人之语”,亦不弄玄虚,所论处处针对学子所需,实在而具体。

——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本值得向所有有志于中国文史研究的学者推荐的书。谈论治学经验的书并不少见,但切实周到如本书者则不易多得。

——傅 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严耕望的特长,在于同所有具备朴实品格的历史学家一样,能够把这个议题通过自身的治学经历以及深厚经验讲述得惟妙惟肖……可让读者感受到“充实而有光辉”的魅力,金针度人、沾丐后学自然不在浅显。这些措施和办法也极为切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勤奋读书而已。

——李洪岩(《历史研究》副主编)

作者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耶鲁大学客座教授等职,1970年当选为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著有《两汉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

目录信息

治史经验谈
序言/
一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
(六)其他几点意见/
二 几条具体规律/
(一)尽量少说否定话/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
(七)不要轻易改字/
三 论题选择/
(一)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
(二)问题的实用性/
(三)大问题与小问题/
(四)自己能力与材料情况/
(五)检查论著目录/
四 论著标准/
五 论文体式/
(一)常行体/
(二)纲目体/
(三)纲目变体/
(四)复合体/
六 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
(一)引用材料方式/
(二)注释方式/
七 论文撰写与改订/
八 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一)立志与计划/
(二)工作要诀/
九 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
(一)健强身体、健康心理/
(二)一心力、惜时光/
(三)淡名利、避权位/
(四)坚定力、戒浮躁/
(五)开阔胸襟/
(六)慎戒执著/
治史答问
序言一/
序言二/
一 我研究历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二 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代的课外阅读/
三 我对于政治制度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四 我对于历史地理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六 我对于上古史与考古学的兴趣/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八 我对于唐诗史料的利用/
九 我今后的撰述计划/
十 研究历史不要从哲学入手/
十一 研究中国史不必要从中文入手/
十二 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
十三 “无孔不入”、“有缝必弥”/
十四 目录学与校勘学/
十五 年龄与撰述/
十六 前进与落伍/
十七 史学二陈/
十八 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
十九 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 我购藏书刊的原则/
二十一 我对于中国通史讲授的几点意见/
附录一 严耕望先生访问记(黄宽重)/
附录二 《唐代交通图考》序言/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序言/
上篇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
下篇从师问学六十年/
附录一 我与两位王校长/
附录二 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附录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余英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老实说,严耕望的这本书我原本是不知道的,即便是严耕望这个人,也孤陋寡闻更不得知。只是在写吕思勉诚之先生、钱穆宾四先生的书评时,方才从网上搜到不少观点皆引自该书,确实也深得其味。于是遂而购下,束之高阁,姑且异日观尔:) 全书三大部分,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  

评分

涉及史学方法论的主要是前两篇——《治史经验谈》和《治史答问》。有很多很实在的经验,归纳笔记如下。在笔记的最后一部分,将略述读《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的几点感受。 一、学科涉猎 既要专精,又要博通。博通既包括史学本身,又包括史学以外学科的旁通,尤其是各类社会科学。...  

评分

严耕望先生是安徽桐城人。纵览百年中国史林,皖籍学人所著史学方法论著作,胡适之外,有五家最值得关注:姚永朴《史学研究法》、李则纲《史学通论》、吴孟复《古书读校法》、汪荣祖《史学九章》,以及严耕望的这部《治史三书》。五家之外,唐德刚、余英时、何佑森等安徽籍学...  

评分

在选修“史学概论”和读<<治史三书>>之前,我跟大多数声称对历史有兴趣的文科生一样,对于历史的热情其实不过是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与追求,而对于历史学没有真正的了解。随着课程的深入和接受老师所布置得任务——即读这本对我而言史学专业感较强的书,我对于史学和终身奉...  

评分

最近论文遇到瓶颈,难以继续,于是将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重新浏览一过。 先生所言原则性基本方法有五点: 1.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2.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3.集中心力和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4.要看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绝对不仅仅是一本研究历史的入门书。对大部分人文研究均适合。对于非历史门生最有价值的当然是《治史经验谈》。

评分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评分

每年新生见面必推荐,虽说是经验之谈,但每句都饱含深意。严耕望跟余英时比,天资确实差了不少,但比我辈还是强多了的,可就像他自己说的,不过是肯下那最笨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干什么都是一样的吧。

评分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评分

严耕望真好玩,跟王西麟似的,处处来个“!”,好像他对此多感到焦急紧迫以正启明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