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发行其间还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贾樟柯的第一本电影专著,该书汇集了贾樟柯从影十二年里所写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讲,对谈实录。
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美国《纽约时报》评价他为“当今世界40岁以下的最佳导演”。
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blog)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1998年,其处女作《小武》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国际电影界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逐渐被国际公认为当代电影大师。至今为止,《三峡好人》一片已经获得超过40个国际奖项,其中包括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2007年,获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同年,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评委会主席,是有史以来担任这项职务的最年轻导演。2008年,获法国杜维尔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同年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全球十大环保人物。
贾璋柯的电影笔记。 看完的时候,正好这期《风尚周报》上有一篇孟静的文章《皇帝的新衣》,谈到《24城记》:“有人发贴说她的妈妈认为《24城记》是她几十年来看过的最差电影。......。《24城记》是一个大广告片,为了成都房地产项目‘华润24城’而拍,无论它包装的多么人文,...
评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思绪总会飘到那个燥热的夏天,和同学坐在没有空调的客厅吹着嘎吱作响的风扇看《小武》《三峡好人》。电影的剧情忘的差不多了,但萦绕在脑海里的画面挥之不去:灰暗的天空、沉默的表情、安静的空气里弥漫着一丝苦涩,无声地诉说着情绪。 看惯了商业大片的精致与...
评分这篇文章不算书评,只是很凑巧地在读《贾想》的期间了解了一些人和事,竟然和书里的文字形成了某些呼应。汾阳小子贾樟柯,在书的前半部分写到了他的青春,像所有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一样,包括我,都渴望着去一个大城市,故乡太乏味了,使人沉沦,离开那儿,自由自在。 前两天被...
评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思绪总会飘到那个燥热的夏天,和同学坐在没有空调的客厅吹着嘎吱作响的风扇看《小武》《三峡好人》。电影的剧情忘的差不多了,但萦绕在脑海里的画面挥之不去:灰暗的天空、沉默的表情、安静的空气里弥漫着一丝苦涩,无声地诉说着情绪。 看惯了商业大片的精致与...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读《贾想》这本书,这是我最喜欢的国内导演之一——贾樟柯13年导演生涯的电影手记,直到昨天,当这本书的最后一页被我翻过时,我仍然在想,是什么造就了贾樟柯?又是什么造成了他在国内这种半地下的状态? 最早知道贾樟柯源自2003年在新闻周刊实习时周刊...
其实放弃梦想比坚持更难——是一种出于对别人的责任,是那些更现实具体的原因,使他们放弃——他们知道放弃是怎样的结果,那种非常庸常、日复一日机械繁复的生活,可他们还是放弃了。
评分科长大概是忘了许多他当年讲下的话,做下的事,你还记得你当年勉励自己不要成为广告公司的老板吗中。可是今年除了偶尔的小感伤之外,你不都在打广告吗?
评分4.5 即便不是科长忠粉,也必须承认自己多么陶醉于本书,尤其是前四分之三部分,真不是吹捧,真觉得部分段落像老塔雕刻时光附身,科长的创作理念,对自己“纪录”风格的解读,对时代的文献式保存的意图,正如看他的电影时的直观感受;更难得的是他表达的准确性——这比煽情或是华丽难多了,例如他说小津电影的奇迹在于“极度具体又极度抽象”,“电影中的真实来自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非常凝练、精准的展示他的思考;眼见自己曾爱的导演陷入成功前与成功后的明显区别,同样恐惧自己会遇见这种转变,在作者化与商业化之间,科长的内心未必没有挣扎,人的处境决定人的思维,变化也许不可避免;让我学科长的句式来呼喊一声:所以还是看电影吧,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评分4.5 即便不是科长忠粉,也必须承认自己多么陶醉于本书,尤其是前四分之三部分,真不是吹捧,真觉得部分段落像老塔雕刻时光附身,科长的创作理念,对自己“纪录”风格的解读,对时代的文献式保存的意图,正如看他的电影时的直观感受;更难得的是他表达的准确性——这比煽情或是华丽难多了,例如他说小津电影的奇迹在于“极度具体又极度抽象”,“电影中的真实来自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非常凝练、精准的展示他的思考;眼见自己曾爱的导演陷入成功前与成功后的明显区别,同样恐惧自己会遇见这种转变,在作者化与商业化之间,科长的内心未必没有挣扎,人的处境决定人的思维,变化也许不可避免;让我学科长的句式来呼喊一声:所以还是看电影吧,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评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谢谢贾樟柯导演,让我记起我的梦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