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搞研究离不开发表。但如何发表?有没有标准、有没有方法呢?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针对年轻学子在学术发表、学术研究与学者生涯等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全书分为六讲,分别从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选题、原创、表达、投稿、学者生涯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术、有道,术道结合。对于年轻学者以及即将走上学术道路的青年学子助益良多,尤其在当下学术体制考核的大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连江,1963年生于河北沧县农村,五谷能分,四体不勤。手无缚鸡之力,少年常为生存担忧。幸好遇到大学重开,得以跻身78级之列。此后38年,辗转五所大学,五次变换身份,十年前落户香港中文大学,兼职华政、南开与浙大。专著半本,论文十数篇;译文三百万字,“三分尘土,七分流水”。近几年受虚荣心驱使,偶尔侈谈治学,奉行启功先生的良心话哲学,不弄玄虚,知有不言,言必有据。
“不发表,就出局。”“出局”就是退出学术江湖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写给在学术圈子谋生存的学者们读的,确切地说,是给学术江湖的新兵,以及在学术圈打拼多年却仍旧不得要领的老兵们的一本《求生指南》。 《不发表,就出局》是我目前在中文社科出版物中仅见的一...
评分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到底什么样的课题重要,归根到底就是两个标准,第一,他的现实意义是不是重要,这主要靠潜在的顾客,也就是政府,政治家来评价,第二,他的学术意义是不是重要,这主要靠同行,审稿人来评价。”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发表环节,常常忽视的就是一篇文章的...
评分 评分根据作者的思路,将书中的tips整理归类,分为五部分:重要选题、研究原创、写作清晰、投稿相关、其他,其中前三个是学术期刊的核心审稿标准。 一、重要选题 1.选题要兼顾“学科顾客”和“学术同行”,即应该体现出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选题不仅要对社会现实有益,还要对学科建...
评分研究做得好不好是一码事,用什么心态对待自己的事业以及眼界格局的大小是另一码事。曾经许多次引用过李老师的论著,这本书有机会一定找来读读。
评分非常真诚的一本书,好多问题我自己也曾考虑过,但是没有像他这样用心。选题的意义真是需要虔诚地去考虑的,过去曾有老师对我说,只管写下去,不要考虑意义,这真是天大的错误。在这本书里,看到作者提到自己的导师一篇论文改了102遍,就知道自己的功夫真是下的不够。写论文是门技术,需要认真磨练,述而不作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评分莫要以顺为逆
评分李连江,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专攻农村研究,特别是做农民上访,他根据自身的求学经历和研究经历,对学术研究的方法、写作的技术以及投稿的技巧都进行了现身说法。应该说,这些经验对于后来者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就如历史专业研读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学者既要勤奋,又要头脑清晰,后者可能更难。
评分一开始被书名惊到,今天花一天时间读完之后,觉得李老师是真的在用心讲实在话。书里内容都是非常务实的发文和治学经验,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