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63
译者:张晓东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278591
丛书系列:电影人
图书标签:
  • 电影
  • 艺术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塔可夫斯基
  • 美学
  • 俄罗斯
  • 雕刻时光
  • 关于电影
  • 时光记忆
  • 雕刻
  • 生活美学
  • 成长故事
  • 情感共鸣
  • 手工艺
  • 个人成长
  • 岁月痕迹
  • 经典阅读
  • 心灵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作者简介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32年4月4日出生于苏联伊万诺夫州尤里耶维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6年12月26日在法国巴黎病逝,享年54岁。

他一生中只完成七部长篇和两部短片,部部经典。

《压路机和小提琴》

《伊凡的童年》

《安德烈•鲁布廖夫》

《索拉里斯》

《镜子》

《潜行者》

《旅途时光》

《乡愁》

《牺牲》

目录信息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To 311 “我心中理想的工作情形是这样的:作者携带数百万米胶片,记录下一个人从出生至死亡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每一天,每一年。最后剪辑出两万五千米,即一个半小时的银幕放映时间长度。” ——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在没有看《雕刻时光》之前,就已经看了塔科夫斯...  

评分

1.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站起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怎么样?那很酷的。 都说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英雄们,带着神话色彩,让我们神往。为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革命中涌现出的烈士,表现他们的电影和歌曲,让我们激动。比如《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塔可夫斯基给我...  

评分

雕刻时光原本是一本关于电影理论的书,现在却被小资们拿来标榜,失去了本来意义,我想他们是不知道塔科夫斯基是谁的。塔科夫斯基终其一生只拍了两部短片和七部长片,数量虽然不多,但均是上乘之作。特别是在苏联的背景下,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更是难能可贵。我们常说伊朗的阿巴斯...  

评分

重新抱着珍爱的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去图书馆看书,这种感觉,就象和现代社会绝了缘一样,聆听着宛若来自高古的纯净而古朴的声音,如同轻叩帕特农的神庙,那来自坚实石躯的回声是如此不朽。   在《艺术——理想的思慕》一章,塔氏引用了亚历山大•布洛克的话“诗人自...

评分

1.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站起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怎么样?那很酷的。 都说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英雄们,带着神话色彩,让我们神往。为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革命中涌现出的烈士,表现他们的电影和歌曲,让我们激动。比如《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塔可夫斯基给我...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塔讲自己的创作,讲对艺术、诗、电影的看法。写得实在实在太好了,所思所想都超越凡人几个身位,我对老塔的爱更加深厚了。看这本书是心理的洗礼,老塔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认知,而这套美学认知拥有一种诗意的逻辑。我赞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评分

一九八六年是我出生的年份,老塔在这一年完成了《雕刻时光》的撰写,三十年后我读到这本书,从北京到香格里拉,终于在看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禁不住泪流满面。这不是一本仅仅关于电影的书,电影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媒介。而里面更多的是老塔关于艺术、人、真实、关于爱和牺牲以及诗意世界的论述。真诚并毫无保留。我觉得我一定是他的同道中人,对他思想上的这种深深的认同感让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被感动填满。曾有人说我太过纯粹,纯粹到让人感到害怕,我也有段时间质疑过自己,是不是对什么事都太过于认真和用力了?但看完这本书,我有了答案,像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并信心满满地坚定地按照自己的原则和追求继续生活下去。 感恩这些精神上的灯塔,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评分

字字珠玑,呕心沥血,新版重读依旧觉得受益无穷,几乎可以视作一本超越时空的电影理论分析&心灵抒遣佳作;作为一个拥有艺术良知的电影大师,老塔的成就不止光影塑造,看他对其他领域的涉足、运用与分析,就能明白为何他的电影让无数影迷沉醉的原因,为何他的作品能保持永恒经典的地位;“电影建立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重构与追述生活,在回忆中获得物质重量。”文笔亦是好得出奇,思辨性强,反省意味足,笔法犀利,批判起爱森斯坦不遗余力,对伯格曼、布列松、黑泽明、普鲁斯特的倾慕之情则溢于言表;许多观点放之今日,依然不过时:“商业属性是电影的原罪;诗电影、梦境须以现实为基础,以自然的形式;电影节奏的产生于流动和镜头的时间持续有关。”

评分

塔可夫斯基这座山我只能说我爬过,却没有翻过。

评分

电影何以是一种艺术,塔可夫斯基讲得精确、透彻,梳理、澄清、印证了我对电影的几乎所有疑惑、不明和思考。叙述的真诚,在以身作则地完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艺术上至深的使命:真。想做电影的人都该将此书对照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来读,从一开始就弄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电影、是电影的什么。与布列松比对的最大收获是,他们两人对“表演”的界定太重要了。每一章都闪闪发光。真棒啊,要是翻译再流畅一点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