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32年4月4日出生于苏联伊万诺夫州尤里耶维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6年12月26日在法国巴黎病逝,享年54岁。
他一生中只完成七部长篇和两部短片,部部经典。
《压路机和小提琴》
《伊凡的童年》
《安德烈•鲁布廖夫》
《索拉里斯》
《镜子》
《潜行者》
《旅途时光》
《乡愁》
《牺牲》
#一 为什么把拍电影叫做**雕刻时光**?在塔可夫斯基的论述中,电影可以类比于雕塑,雕塑是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一点点剔所有多余的部分。而电影人呢,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快中提出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
评分一位艺术家坦诚的心路历程, 一位同道在艺术道路上的指导,一本应该随时带在身边的书。 逐字逐句读完序言和第一篇,便迫不及待的要写点儿什么。 也许因为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所以觉得从这本书中吸取了太多难以言表的氧份,感激之情汹涌澎湃。 首先是塔氏的序言,在...
评分2012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即使是大学的每一年也没有今年读了那么多的书,阅读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我没有沉浸在科技互联网的信息泡沫中,那些看似是知识的信息其实不是,我们都被它们伪装的外表所迷惑,以为自己学到的就是知识,就是思想,其实不是。索尔仁尼琴说:读书不能...
评分一位艺术家坦诚的心路历程, 一位同道在艺术道路上的指导,一本应该随时带在身边的书。 逐字逐句读完序言和第一篇,便迫不及待的要写点儿什么。 也许因为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所以觉得从这本书中吸取了太多难以言表的氧份,感激之情汹涌澎湃。 首先是塔氏的序言,在...
评分《雕刻时光》是进入塔可夫斯基光影世界的一扇门。在这本书里,塔氏讲艺术却不高冷,论电影而不晦涩,如导师,似朋友,亲切而有内容。除了无数有关艺术和电影的干货,还能从此书获悉塔氏对待观众和市场的看法。实在是学电影,提升艺术修养,人人必藏的书籍。
评分雕刻时光之于我的价值,是让我重新认识了电影这门艺术,乃至诗歌,乃至艺术创作。我后来发现,侯孝贤与老塔似有几分相似,他们都将电影当成诗,如我们的古诗词,如俳句。二刷后越发觉得此书珍贵,文字密度之大,老塔知无不言的真诚,是其他任何导演,比如黑泽明、伯格曼等都无法企及的。电影圣经当之无愧。
评分原来对电影很多混乱理念以及对镜头、场面调度、诗意的经验,全都像一团泥巴,而塔可夫斯基的这本书完全清洗冲刷了它,并且从中雕刻出了他要传达的那种电影艺术,字字珠玑,以后有机会拍电影的日子里,我会随身携带,一读再读,还有布列松一样。
评分看不懂塔氏的电影?那看这本书吧。解读老塔电影的入口都在这本《雕刻时光》里。
评分看不懂塔氏的电影?那看这本书吧。解读老塔电影的入口都在这本《雕刻时光》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