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环境史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环境 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 伊懋可 社会史
发表于2025-05-28
大象的退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懋可编著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12章。
作者:(英)伊懋可 编者:刘东 译者: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
伊懋可(Hark Elvin),1938年生于英国剑桥,剑桥大学毕业。1990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中国史教授。曾在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和海德堡大学任教,在哈佛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另一种历史: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论中国》、《华人世界变化多端的故事》,合编了《中国文化图集》、《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还发表了署名为约翰·达顿(John Dutton)的小说《圣伊莱斯集市》和《虎岛》。
惦记了好久,终于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看了两章,还没有什么感觉。终于看完了,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PS那个中国古代要种一棵树才能砍一棵树的梗,和德国二战时期即使严寒也只能砍死掉的树好像呢。果然全世界的鸡汤都是一个味的
评分外国人来处理文献中关于环境的这部分资料,最大的好处就是取舍起来比我们爽快,由于该书多数章节原来就是单篇成文发表的论文,然后问题就来了:你到底想说啥。这也就不难理解濮德培批评该书只是一类中国环境史而非真正的中国环境史了。作者第二章节的资料基本倚仗文焕然,缺乏进一步的考古资料补充。【Chinese Colonialism翻译为“中国(人)的殖民主义”,比对一下内容,这个Chinese应该是“汉人”的指称,不然“中国人在贵州地方的拓殖”也太奇怪。】
评分以大象的退却为引子,展开对中国千年环境变迁史背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与政治制度影响因素等的诸多探讨,引用文献资料极为庞杂丰富,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和点面结合的论述视角值得学习。唯一遗憾在于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全书内容缺乏统一的线索和逻辑贯穿,显得比较散乱。
评分前几章关于大象退却的历史叙述,建设维护水利工程的边际成本,掠夺环境红利在战争中的短期效益,都很有见地,后面几章就散漫无稽了。另外,翻译十分认真,引用的原文基本上都找到了出处,非常不容易。
评分原来是个标题党,作者的路数看上去多少有些逻辑混乱,既不是按照各种动植物各自的历史溯源的方式分个写的,也不是按照整体历史推进的总趋势由远向近写的,而是自成逻辑,这个逻辑让人找不到逻辑.....
英国环境史教授伊懋可的大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出版了中文版。看名字就让人兴味盎然,大象是有趣的动物,甲骨文里就有“象”字,《吕氏春秋》里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说明至少在商代时黄河流域还生活着众多大象。另外,河南省的简称“豫”字,就是...
评分英国环境史教授伊懋可的大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出版了中文版。看名字就让人兴味盎然,大象是有趣的动物,甲骨文里就有“象”字,《吕氏春秋》里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说明至少在商代时黄河流域还生活着众多大象。另外,河南省的简称“豫”字,就是...
评分首先,纵观全书,虽然作者试图用大的脉络线索串联起不同部分间的叙事,但总体而言,相较于一本系统性的环境史著作,更像是一本论文集。当然,文献记载以来四千年,环境史的资料驳杂零散,难以耙梳整理,不能做过多苛求。只是书目以“一部中国环境史”如此宏观的题目作为副标题...
评分今天的中国境内,仅在云南边境的零散保护区内才能看到野生大象的踪迹,但在历史上,它的分布却广泛得多——河南省的简称“豫”,便是因远古时代有野象而得名“豫州”,殷商时代常有捕猎野象之举,但三千多年来随着土地的开发和气候变化,大象逐渐退向西南的角落。“大象的退却...
评分大象的退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