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马勇 晚清史 中国近代史 晚清 近代史 政治哲学 清末
发表于2025-02-02
清亡启示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编辑推荐:
百年前的一百天,如何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
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又如何决定了中国此后的走向
那被妖魔化的晚清十年,真面目究竟为何?
更重要的是,这个危机启示了什么?
马勇做过古代史研究,做过儒家经学史研究,最终兴趣点却落在晚清70年。他一方面对此前的主流研究充满疑惑,一方面觉出现实与百年前的诸种关联,认为有必要从来路中寻出答案。
怀着一份对先人的温情与理解,他重新讲述 100年前的历史。
——《独立阅读》
内容简介:
《清亡启示录》讲述了一个王朝为何会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历史无法遗憾,也不必惋惜,走过的就是走过了。只是一百年后回望大清王朝,特别是分析这个貌似强大的王朝为什么在一场危机面前不堪一击,这个过程究竟有哪些教训可以汲取?这是这本《清亡启示录》探究的问题。
2012是清帝退位的100周年,《清亡启示录》重点叙述分析了清朝最后十几年走过的路,从1894年开始的维新时代到1901年开始新政到之后的君主立宪预备,清廷挣扎着改革,以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然后最后清廷的几个失误使得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最终使得大清走进历史。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1894-1915:梦想与困惑》《超越革命与改良》《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尴尬记忆》《1911年中国大革命》《重读近代史: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晚清二十年》 等。
晚清历史的另一个角度的讲述,而且是一个相对更客观的角度,高中课本上很多武断评价的客观解读。抛却意识形态自然更客观。
评分晚清历史的另一个角度的讲述,而且是一个相对更客观的角度,高中课本上很多武断评价的客观解读。抛却意识形态自然更客观。
评分就冲最后一句,就值得给五星。这是我读财新系列的第一本。果真是我选择的中国最棒的杂志出的精品书系。
评分分板块叙述使得架构清晰,但不同版块内容有赘述。
评分马勇的书肯定是要推荐的,尽管最近出版的几本书有部分重复的地方。读他的书,故事性很强,各个篇章一环套一环,从清末王朝筹备立宪结束封建;到立宪进程因故终止;再到革命党人和军阀各派系的联合推翻朝廷,预备走民主共和之路;再到建立临时民国政府,思路脉络清晰,其中还涉及到几位受到大时代影响下的朝廷之人;革命党人;支持君主立宪之人,每个人物命运多舛。
从今天来感觉晚清的最后十年,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毕竟在大清与现代之间,隔着民国建立,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这些波澜壮阔的大事。但如果仔细一算,1909年左右,距今也不过才百年,一百年的时间对于习惯了中国历史动辄“百年过去”的口吻来说,其实已经相当短了。但是奇怪...
评分从今天来感觉晚清的最后十年,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毕竟在大清与现代之间,隔着民国建立,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这些波澜壮阔的大事。但如果仔细一算,1909年左右,距今也不过才百年,一百年的时间对于习惯了中国历史动辄“百年过去”的口吻来说,其实已经相当短了。但是奇怪...
评分钱穆曾言,对历史应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马勇教授的尝试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情怀。 其实革命一开始不是社会的主流,智识之士多以立宪改革作为推动目标,而清廷起初的新政与立宪尝试也赢得国内外的普遍支持,革命一度陷于低潮。但随后清廷却因两个“致命失误”(皇族内阁与铁路...
评分杨泽斐:一场埋葬清王朝的改革 在中国近代史的叙述中,清末总是被描绘成一幅末世景象:庚子赔款之后,西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暴露出清王朝洋奴的嘴脸,民生凋敝,百业萧条、政治腐败,内外交困,似乎只有革命这剂猛药才能让中国这头沉睡已久的狮子恢复健康...
评分核心是培养政治的现实感。几个地方很有意思: 1.“改良对革命的反制”(包括对刘师培经历的描述):1894年马关条约后革命抬头,辛丑再加剧。1904年日俄战争意识到君主立宪的必要性,五大臣出访,吴樾自杀式袭击。意识到改良是对革命的反制。对应的人物命运是章太炎和刘师培的经...
清亡启示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