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主要内容包括:家世渊源,林肯总统的表亲,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办教育受到教会指责,母亲却成功了,童年印象:美食与社戏,我们兄弟四人成了父母的陈列品,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求知岁月,两难之地,任教潘陶普斯学院,艰难的抉择,我成了“跃进运动”的一份子,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等等。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别了!司徒雷登。”当年毛主席的一篇文章使我们这代人知道了司徒雷登,但是司徒雷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在建国之前毛主席会专门写文章提到这个人,我想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成长的人都是不了解、不知道的。读了这本传记书,我想大致可以了解了。尤其是司徒雷登...
评分 评分2008年,按照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的骨灰总算安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了,和他的父母与弟弟都安葬在中国杭州(其实他最想安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和他的妻子安葬在一起,但据说她妻子在北大的骨灰已经毁在五十年代了)。按毛主席的话说“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
评分1.回忆都是自带PS的,很多人关于民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回忆性文字,所以现在的民国是PS过的,需要来一张before and after的对照图。 2.从话语构建的角度来看,有能力生产民国文本和话语的人,一大部分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维护者(小骂大帮忙),民国是一个破碎的民国话语。 3.燕...
评分略粗
评分为了中国人民的一生
评分略粗
评分司徒雷登是个大好人,能搞钱,从美国人民那里搞来大把大把的美金,捐献给中国人民办燕京大学。
评分非常珍贵的资料和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