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回忆录 司徒雷登 历史 传记 美国 基督教 中国 基督教在中国
发表于2025-02-07
在华五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华五十年》主要内容包括:家世渊源,林肯总统的表亲,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办教育受到教会指责,母亲却成功了,童年印象:美食与社戏,我们兄弟四人成了父母的陈列品,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求知岁月,两难之地,任教潘陶普斯学院,艰难的抉择,我成了“跃进运动”的一份子,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等等。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全家老小都在这贡献一生埋葬在这里,带着学生上街游行,用自己专车送学生上西山打游击给解放区运物资。这是什么精神,这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如果这都不算爱,如果这是文化侵略,那么我愿意作带路党,对司徒校长说一声:this way!
评分出生在杭州,学习在美国,成长在教会,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重返中国,做一个传教士。先在金陵神学院任职,后去北京处理内部纷争,组建燕京大学,从此以燕大校长之职奔波忙碌结交名流高官,日占期先立抗后被俘,胜利后接替赫尔利任大使,虽努力欲使中国和平,但国共两派目标终究不可调和,以致大局崩坏,黯然回国,一手所创立的燕大也被没收和摧毁,博雅塔张冠李戴的被今人当做北大的象征。在旁人眼里,他这一生可谓是彻底失败的一生了。人生暮年,写此传记,应该也有一种留待后人评说的心境吧。
评分前二十年几乎都是如何受教会和传教生涯。真正的登台在1919 筹办 燕京大学 与中美各色人等打交道 涉及高官富贾 军阀政客。以及其对于当时中国变换莫测的复杂局势看法。又看了下《别了司徒雷登》,显然是把美的抬高太多了,美的给民国的经济援助少得可怜,多数情况下美的犹豫不决,而附录中杜鲁门所说民国就给美的减免了30亿美元的负债,美军最多时在华也不过11万,书中认为白皮书简单把中国问题看成两派之争。猫说: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2008年11月17日上午,根据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其骨灰被安放在杭州半山安贤园。欢迎回来,司徒雷登先生~
评分略粗
评分非常珍贵的资料和视角。
看这本书初衷正是老毛的《别了,司徒雷登》,读完后,感慨万千啊 ! 曾经的我们只会用一副意识形态的红色眼镜看待事物:那些非共产主义的都是不好的。我不能说这本回忆录非常公正,但它以一个老传教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热爱的中国,我看到了他为中国的教育和宗教所做出的一...
评分看这本书初衷正是老毛的《别了,司徒雷登》,读完后,感慨万千啊 ! 曾经的我们只会用一副意识形态的红色眼镜看待事物:那些非共产主义的都是不好的。我不能说这本回忆录非常公正,但它以一个老传教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热爱的中国,我看到了他为中国的教育和宗教所做出的一...
评分今天是司徒雷登先生(John Leighton Stuart,1876.6.24-1962.9.19)诞生138周年纪念日。做过当代中国学生的人知道司徒雷登其名之始,大概多来自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在那篇文章里,司徒雷登作为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在“人民解放军...
评分以前知道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于是印象中他就是美帝国主义在华代言人。 其实他一点都不是政客,而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传教士和教育家,非常天真,最后在华仓促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职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更深的融入了中国的历史。 46年国共谈判,美国因为谈判...
评分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
在华五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