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最后关头

走向最后关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柯博文
出品人:
页数:454
译者:马俊亚
出版时间:2004-06
价格:3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902245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抗日战争
  • 民族主义
  • 日本
  • 近代史
  • 日本问题
  • 悬疑
  • 推理
  • 心理
  • 犯罪
  • 人性
  • 惊悚
  • 反转
  • 社会
  • 黑暗
  • 救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作者简介

柯博文(旧译“小布尔”,Parks M. Coble)历史学博士。1975-1976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执教。1976年至今一直在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任教,任该校历史系教授。

著作有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ement, 1927-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80);Facing Japan Japan: Chinese Plotitics and itics and Japansese Inmperialism, 1931-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91);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r's New Order: 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 1937-1945(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aia Press, 2003)。另在Chinese Dtudies in History等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中国近现代论文年10篇。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鸣谢
前言
第一章 满洲、上海和不抵抗
不抵抗的背景:南京与日本(1927~1931年)
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的联合(1927~1931年)
对不抵抗的挑战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的遗产
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其反对者
政府内部的政治困境
东北的抵抗
南京与抵货运动
群众对不抵抗的反应
邹韬奋与《生活》期刊
第三章 北方的新危机:山海关、热河和
《塘沽协定》
对热河危机的反应
长城抗战
黄郛与《塘沽协定》
对《塘沽协定》的反应
第四章 《塘沽协定》与中国政治
冯玉祥与民众抗日同盟军
日本问题与南方政治
塘沽与南京政权的政治结构
第五章 年南京的妥协政策
天羽主义
关税和贸易问题
与“满洲国”的通车通邮
“攘外必先安内”的重申
第六章 敌乎?友乎?
中日亲善?
关东军反对和平举措
《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
《新生》事件
危机的后果
“蓝衣社”在华北
第七章 直到和平无望
南京的政治骚乱
中日经济提携
1935年11~12月的自治危机
和平内阁
第八章 群众的抵抗浪潮
邹韬奋与全国救亡运动
日本的态度变得强硬
日本支持的华北走私
国民党政治与抵抗问题(1936年)
一连串的事件
绥远事件
第九章 走向冲突——西安及其之外
西安事变
西安:没有回答的问题
日本与西安事变
战争
结论
征引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就是填补了我1931到1 937这段历史的空白…初高中历史书上,以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为主题,日本逐步侵华反而放在从属地位。《走向最后关头》详细叙述了这六年的历史…读完之后,总有点日本人有战术无战略的感觉,中国方面,蒋中正一直都有明确的攘外安内计划…...

评分

晚清以来,伴随着外国势力在华渗透的深入,内政和外交逐步结合成为紧密的连环体,这一连环的趋势,伴随着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军事扩张,而达到新的程度。因此,任何对此一时段国内政治的分析,都无法剥离此连环属性,而必须要作出回应。 这正是本书所要处理的主题...  

评分

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就是填补了我1931到1 937这段历史的空白…初高中历史书上,以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为主题,日本逐步侵华反而放在从属地位。《走向最后关头》详细叙述了这六年的历史…读完之后,总有点日本人有战术无战略的感觉,中国方面,蒋中正一直都有明确的攘外安内计划…...

评分

晚清以来,伴随着外国势力在华渗透的深入,内政和外交逐步结合成为紧密的连环体,这一连环的趋势,伴随着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军事扩张,而达到新的程度。因此,任何对此一时段国内政治的分析,都无法剥离此连环属性,而必须要作出回应。 这正是本书所要处理的主题...  

评分

不佳。作者试图标榜自己的客观性,不断叙述两种乃至三种不同阵营的官方观点,却暴露出他对当时的局势并没有“同情的理解”,对大势的判断也有问题。他一再指责蒋的不抗战却没有看到cp与军阀虽然高唱口号却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些还受日本资助),而蒋一直在备战。有趣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还可以,读了一部分

评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并没有成功创造出经历得起时间考验的historiography叙事、遗憾。内容观点陈腐不堪,偏偏还是本书唯一的理论输出卖点。

评分

good book, isn't it?

评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并没有成功创造出经历得起时间考验的historiography叙事、遗憾。内容观点陈腐不堪,偏偏还是本书唯一的理论输出卖点。

评分

从九一八到卢沟桥的中日关系史。用了很多日文史料和英文史料,中文史料相对欠缺,但不影响整体叙事,视角上比较重视华北的冲突,所以有别于国内对这一段时间历史的研究以国共关系或者南京国民政府本身为焦点的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