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大约三年前,陈平原老师来我母校做了题为“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讲座,到如今,讲座的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陈老师准备的充沛的史料和照片,以及照片中那一张张看似平凡却洋溢着自信的脸。 似乎乱世尤其出英才。在今天看来,那都是一些站在那个年代的...
评分按:山居夜雨,品读陈平原先生所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本书原是月前为写篇稿子所购,未料到手时过晚没能用上,遂搁置未读。今天重新捧起,觉得颇有收获。 都说抗战烽火大学精神不死,别的且不说,陈平原所引一则故事颇有意思:诗人穆旦回忆西南联大,说1939年日...
评分历史我不熟,大学史这一块就更是云山雾罩了。但是这本书让我有强烈的冲动去读一读曾经望而却步的《南渡北归》。所以真心觉得很棒! 本来是因为陈平原陈先生的名头来看这本书的(印象里头他是语言学家),接着发现这本书里有太多的惊喜!他治史的态度和偏好简直不要太合口味,中...
评分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个很有点个性的人,他会讲许多课本之外的东西。他说鲁迅如果多活几年,会遇见毛泽东,这两个人没准会互相好奇产生许多火花的。他说毛泽东的诗词成就很高,他也说梁实秋的文字里充满着人情味,他常常说到西南联大和老三届,所以西南联大这个词就...
评分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个很有点个性的人,他会讲许多课本之外的东西。他说鲁迅如果多活几年,会遇见毛泽东,这两个人没准会互相好奇产生许多火花的。他说毛泽东的诗词成就很高,他也说梁实秋的文字里充满着人情味,他常常说到西南联大和老三届,所以西南联大这个词就...
每晚上去荒岛,读一点。读完了。无论如何,我是有着蓝色的血液,星球的世系。
评分重复太多!
评分未来的后记中,还会有“夏君”吗?~
评分吾未见其明也,真心觉得至少就这本书而言,并没有多么论证深刻,语言高明。
评分最大的优点是对除西南联大以外的学校内迁也做了介绍。除了内容有些偏题,后面大部分内容是写人而不是学校本身,还有词语和内容重复这些小毛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