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7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60258
丛书系列:陈平原的大学五书
图书标签:
  • 陈平原
  • 大学
  • 近代史
  • 教育
  • 西南联大
  • 抗日战争
  • 教育史
  • 学术
  • 抗战
  • 大学
  • 历史
  • 烽火
  • 教育
  • 中国
  • 知识分子
  • 抗战岁月
  • 烽火岁月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作者简介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目录信息

“大学五书”小引/ 001

绪言: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 003

此情可待成追忆/ 019
——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
一、炸不垮的中国大学/ 019
二、1941年的统计/ 027
三、不该被埋没的文本/ 035
四、笔落如何“惊风雨”/ 049
五、“奇迹”该怎样讲述/ 067

永远的“笳吹弦诵”/ 111
——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阐释
一、战火摧不垮中国大学/ 112
二、“光荣”不仅属于西南联大/ 122
三、必胜信念、学术关怀以及师生情谊/ 129
四、以本科教学为中心/ 145
五、“人和”的另一面/ 154
六、“应叫青史有专篇”/ 165
岂止诗句记飘蓬/ 183
——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一、漂泊西南多唱酬/ 188
二、百一篇成聊自遣/ 198
三、诗史更愧无君才/ 210
四、还将孤愤托长吟/ 218

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 237
——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
一、从“宏大叙事”到“私人记忆”/ 237
二、师生之情与同窗之谊/ 241
三、“新文学”教学之披荆斩棘/ 246
四、湘黔滇旅行团的故事/ 253
五、政治与学术的纠葛/ 258
六、物质与精神之张力/ 263

参考书目/ 275
后记/ 28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个很有点个性的人,他会讲许多课本之外的东西。他说鲁迅如果多活几年,会遇见毛泽东,这两个人没准会互相好奇产生许多火花的。他说毛泽东的诗词成就很高,他也说梁实秋的文字里充满着人情味,他常常说到西南联大和老三届,所以西南联大这个词就...

评分

中国人向来善于把苦难变成财富,中国教育史上最璀璨的一笔,便在最悲壮的抗日战争中写就。这一笔中,过去我们只见最耀眼的“西南联大”, 陈平原却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告诉我们,这一笔,其实是由战时所有大学共同组成的七彩霓虹。 1937年,卢沟桥一声枪响,抗日战争...  

评分

“自有名句”与“自成高格” ——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读后 李浴洋 不消说,明眼人都可看出,所谓“东藏西征”,典出宗璞以西南联大为原型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业已出版的《南渡记》《东藏记》与《西征记》,再加上尚未完成的《北归记》,构成了书写...  

评分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市场上抗战主题图书不胜枚数,但是多是关于战场战役、领袖人物、抗战先辈等,而这本书独辟蹊径,从“大学”角度切入,从侧面了解战争的危害与残酷,感受打不垮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眼的心动源于书名里“抗战烽火”与“中国大...  

评分

大约三年前,陈平原老师来我母校做了题为“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讲座,到如今,讲座的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陈老师准备的充沛的史料和照片,以及照片中那一张张看似平凡却洋溢着自信的脸。 似乎乱世尤其出英才。在今天看来,那都是一些站在那个年代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陈平原书和文章出得过于频繁,勤奋之余难免稀释了质量

评分

这是在北大上了陈老师一学期课之后读的第一本书,从以前读他的书到今天上老师的课,这种感觉太棒了。老师对于一个命题常常能有深入的思考和发挥,而且多能站在反思和不局限的立场,这是很难得的。比如在国内热捧西南联大的时候,老师把整个的战时大学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

评分

丹青难写是精神,卑之无甚高论。学业与战事、学术与政局,值得关注,有所涉及,契入不深。此外,西南联大教授的西方留学背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十五年十月廿七日阅讫。

评分

这是在北大上了陈老师一学期课之后读的第一本书,从以前读他的书到今天上老师的课,这种感觉太棒了。老师对于一个命题常常能有深入的思考和发挥,而且多能站在反思和不局限的立场,这是很难得的。比如在国内热捧西南联大的时候,老师把整个的战时大学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

评分

丹青难写是精神,卑之无甚高论。学业与战事、学术与政局,值得关注,有所涉及,契入不深。此外,西南联大教授的西方留学背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十五年十月廿七日阅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