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国大革命

1911年中国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马勇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223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辛亥革命 
  • 中国近代史 
  • 马勇 
  • 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 
  • 近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只是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见仁见智,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在列强和资产阶级介入后变质,革命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其实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看到了193页,还剩140页没读完,但实在憋不住,要来写几句话。本评论只对前193页负责。 1、该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对清朝高层的描写去妖魔化。当写道清朝高层时频频用到“真诚”两字。我的疑惑在于马先生反复说清廷“真诚”推进宪政改革,那为什么结果弄了一个皇族内阁,对反对之...  

评分

改良与革命的田径场 刊于5月3日《法治周末》 杨津涛(启风) 对晚清的三个关键年份戊戌(1898年)、庚子(1900年)以及辛亥(1911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马勇都有专书论述。他的《1911年中国大革命》上...  

评分

很久没有读书,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马勇的《1911年中国大革命》,算是这两年来读书最快也最有效率的一本,而且还坐这儿写了书评。 读完这本书,上豆瓣做标记看了看书评,从中收获了一个词——温情。这词常看到,也大多用于形容一本书的风格,而具体怎样的文字才是温情...  

评分

我们从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将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为是专为资本主义挖坑的,但后来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都似乎表示着这些国家的土木工程好像没有学好,挖坑时不小心发生了塌方,将自己给埋住了。 《1911中国大革命》讲的就是一百年前一个王朝是如何走到尽头...  

评分

1、 假使清代不是满人当政,情况又当如何? 同盟会要“驱除鞑虏”,光复会要“恢复汉室”,倘若大清王朝不是满人当政,这些口号不复存在,仅仅“平民权、建共和”,是不是有那么大的蛊惑力? 满清极端保守的部分皇室力量,对自己的统治和能力也不那么有信心,生怕汉人...  

用户评价

评分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评分

马勇文笔好。善于讲细节。

评分

马勇文笔好。善于讲细节。

评分

作者通过本书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评分

学院要放暑假了,翻了翻,没有仔细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