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教育病理

吾国教育病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郑也夫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1
价格:CNY 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15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郑也夫
  • 中国教育
  • 社会学
  • 教育学
  • 思考
  • 社会
  • 文化
  • 教育批判
  • 社会反思
  • 制度剖析
  • 文化诊断
  • 学术随笔
  • 现实观察
  • 人文关怀
  • 思想深度
  • 改革探讨
  • 国民性审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素质教育是逻辑不通的昏话

高校扩招是通吃社会各阶层的障眼法

独子政策是高考热无法降温的根源

令全社会马首是瞻的官员高学历

过度复习是摧毁创造力的利器

情商对常人重于智商

意志力的缺乏是当代社会的精神癌变

科技史是打通文理的金桥

行政化与单一化是孪生兄弟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其姊妹篇《科场现形记》则从教育领域中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作者简介

郑也夫

作者自述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作者主要作品

《吾国教育病理》,2013

《科场现形记》,2013

《语镜子》,2013

《双城记》,2013

《半开放社会》(香港),2011

《沙葬》,2011

《神似祖先》,2009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2008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07

《抵抗通吃》,2007

《知识分子研究》,2004

《阅读生物学札记》,2004

《被动吸烟者说》,2004

《城市社会学》,2002

《信任论》,2001

《忘却的纪念》,1998

《世界杯断想》,1998

《游戏人生》,1997

《走出囚徒困境》,1995

《代价论》,1995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1993

目录信息

一编 分流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二编 放权

第八章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第九章 知情志
第十章 兴趣
第十一章 创造力
第十二章 科目
第十三章 选材
第十四章 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
附录一 上海PISA夺魁后的思考
附录二 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在大学读计算机,班里有一个学习极其刻苦的同学,国家奖学金获得 者,课本上尽是认认真真的笔记,应该毫无疑问是一个好学生了。 大学第三年。可是,他却不知道通过cmd进入命令行窗口,不知道vi和 vim有什么区别.....我并不是说知道这些就是能力高一些。只是,就像书中 ...  

评分

一直很喜欢郑也夫选择研究真问题的那股热忱。《吾国教育病理》详细分析了教育问题的病因:军备竞赛;并给出了药方:分流。有兴趣可以读原书,值得一看。 1、教育的目的 谈教育问题,有一个用得较多的比喻:当今教育就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制造产品,改革的方向是向农业学习,提供...  

评分

评分

国学社曾经有个很厉害的学长,自幼饱读诗书,对世界史、社会学、宗教、国学都很感兴趣。国学社有次开读书会,题目是“《世说新语》与魏晋风骨”,结果他一个人在讲台上讲了一个多小时,下面的人都安静地听。后来他还主办禅文化沙龙,请了一帮老师去,他做主持,气氛内容都很好...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通读一遍,叹服不已,有力有理有据的好书,堪称典范。病象、病理、治疗策略三位一体,首尾贯通,虽于策略面稍弱,却也标示了路引。 沉一沉,想一想,以期再读。

评分

靠谱

评分

有些地方发人深省,有些地方确实空洞苍白太过主观。整体来看还是值得一读。教育只是一个维度,其现代化无非还是从此维度抵达自由化罢了。

评分

可能是本年度看的最好的一本书。

评分

本书的功绩和分量,并不在于其深刻程度,而在于,它是为数不多的、对教育领域有探讨兴趣的普通民众所能接触到的“入门”书,由此书的参考文献所迁发,读者可以极大拓展自身的探讨和思考所覆盖的范围,窃以为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