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独特故事。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和民间改革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向世人揭示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它展现给读者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直笔而书,成就中国改革一家之言。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基于作者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的跟踪观察和研究,从毛泽东时代谈起,完整地梳理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的国度,成功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的全球经济重镇,以及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和波澜,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提出了诊断和预测。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的创始人,科斯教授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学大师之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国内众多的顶尖学者也深受其影响,诸如张五常、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盛洪、向松祚等,从而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2008年,科斯遍邀全球著名经济学家如蒙代尔、诺斯、福格尔,以及中国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等,组织了“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张五常著名的《中国的经济制度》,即根据这次研讨会的主题论文整理而成。
可以说,《变革中国》是经济版的《论中国》,文字通俗,可读性极佳。相比于国内作者,科斯教授的立场更独立,叙述更客观、更有说服力。相比于国外的其他经济学家,科斯教授长期以来跟踪研究中国经济,他的叙述更全面更深刻。
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 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人。
科斯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推崇经验研究,批判经济学因脱离现实而踟蹰不前。科斯经济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经济学家,包括张五常、周其仁、盛洪等众多知名经济学家。
科斯酷爱历史,孩提时代因为读到《马可·波罗游记》而醉心中国。科斯长期关注中国改革,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两次慷慨出资,主办学术会议,为中国经济把脉。
王 宁
湖北江陵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后赴美求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自1998年起担任科斯助手,现执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兼任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国际主任。
昨天在从南京到杭州的火车上翻完了科斯与王宁合著的《变革中国》,的确是至少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从头翻到尾的书,不管能懂多少。不能说我全读懂了,不少涉及较多技术性的问题,比如税制改革等,我读起来还是觉得比较困难。但不管如何,翻完这本书,对这过去半个多世纪来在中国发...
评分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开山祖师,年逾百岁的科斯虽然从未踏足过中国半步,其理论却在一帮华人门生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大陆开枝散叶,影响深远。交易费用、明晰产权等概念已经由庙堂的改革纲领“随风潜入”民间的日常话语。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恰逢中国经济体制的“180°大转弯”,遂成为了...
评分变革中国是去年出版的。它的主旨是谈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市场化过程,亦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化过程。 作为坚定的市场主义者,本书的两位作者——其中一位是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奖得主,以严谨而通俗的笔调,论述了中国过去取得的经济奇迹以及原因。 内容繁多,但主线鲜明。本书的看...
评分刚刚看完邓小平时代[完整版],手上正在读《甲骨文》,中间加读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科、王直接分析了80年代中国改革的动力在边缘改革(而非国家主导的大型国企改革),把握改革的真正实质,让人以能感觉到,但没有实际意识到的方式重新审视改革。 如果新中国以后,有些精神遗...
评分变革中国是去年出版的。它的主旨是谈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市场化过程,亦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化过程。 作为坚定的市场主义者,本书的两位作者——其中一位是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奖得主,以严谨而通俗的笔调,论述了中国过去取得的经济奇迹以及原因。 内容繁多,但主线鲜明。本书的看...
看似循规蹈矩实则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国经济新阐释。从政府在改革开放中作用的再认识,边缘革命的提出再到书尾对市场和道德同样重要的呼唤,科斯对中国经济的理解透彻并引人深思。另外,周老师啊科斯明明写过书的!
评分这本书是挂着科斯的名头才卖这么贵的吧!值得没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人买过来普及一下知识,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稍有了解的人而言,这本书大多时候在炒冷饭,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见,不过,最后一章对自由开放思想市场的讨论挺有意思。此外编辑/译者的水准应不值58元/本,就冲他们把“汪荣祖”写成“王荣祖”……
评分这部书与基辛格的《论中国》一样,都是以外在的视角对中国历史的观察,而且考察的对象大体相近。不过,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最后对于思想市场的描述,与我们当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虽然,我不大赞同他开出的药方,但是他所提出的问题毕竟是眼睁睁摆在我们面前。在经济发展三十年后,中国未来该走向何处,这不仅困扰着我们自己,也困扰着其它国家的学者。
评分最近花五元買了這本書 很遺憾在讀它以前 我沒能通過自己的大腦發現毛澤東強調分權和反對威權社會主義的事實 最終文化大革命形成的不是一個極權狀態 而是一個瀕臨無政府的狀態 而中國和其它一切共產主義國家最終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確實全基於這一毫無徵兆的個人考慮 本書的很多觀點都頗具啓發性 而且引述了大量的材料 一本寫給大衆的書能有如此詳細的註釋和出處列表讓我大爲驚訝 雖然其很多論證我都質疑 而且整體說服力我並不認爲很強 其觀點我也不是很認同 但是足以成一家之言 值得一讀
评分越读到后面就越兴致勃勃的好书!我也怀着一种真诚的希冀,如果经济学家们都能以亚当·斯密为楷模,不仅是个经济学家,更应该是个思想家和道德实践者。书评改日跟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