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论》照例以定义开篇,在追溯了“信任”与“trust”的汉英词源,它们在《论语》、《圣经》、《古兰经》中的意思,在俗话中的意思,以及理论家著作中信任的含义后,作出了笔者对信任的界定。这是第一章。之所以在第二章探讨人的本性,在于以为本性从深层对信任发生影响。信任与合作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第三讨论合作的进化。第四章从人类的行为动因和手段选择两方面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思想。信任最初产生于新族中,产生于领地上,领地为什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策略?边界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在生物界中,几乎只有人类发生了严重的领地之争?这些是第五章讨论的问题。第六章同其前后两章关系密切。同上一章的关系是,从空间(领地)的维度转向时间。第七章讨论信任的社会功能,即为社会提供秩序。第八章是比较中西早期城市化过程中民间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第九章讨论秘密社会中的信任。第十章是从信任的角度讨论货币,讨论货币与普遍主义信任的关系,货币借货,以及货币系统中的风险。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讨论第二种系统信任——专家系统。《信任论》对信任理论的建构大致如上。第十三章从理论走回现实。
郑也夫,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我听过信任论这门课,书出来后看过不知道几遍了。因为其论题之多样,所以开阔了视野,引发了对许多问题探究的兴趣。非常难得的一本好书。其中生物社会学的视角很有启发性。 我听过信任论这门课,书出来后看过不知道几遍了。因为其论题之多样,所以开阔了视野,引发了对许多问题...
评分书中论述,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类社会中,创造价值和稳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非人类生物属性的本体,这造就了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任关系渐渐从血缘转移到了地缘,甚至到了货币和由知识和技术支撑起来的公司(公司的定语是个人加的),也就是说,信任关系已经从人的...
评分作者郑也夫从人性的信任到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信任结构。 生物学家提出了三种利他:亲族利他,互惠利他,群体利他。亲族利他情况更多的是人的本能。互惠利他可能是一群动物中或两种动物长期交往过程中建立。群体利他是文化力量导致此种利他存活。 货币信任:货币是一种系统信任...
评分也许在几年前看这本书未必能看出个名堂来,现在看了确实想法满多,也印证了生活经验带给你的思考和改变。 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还有人与事的关系都像我们神经系统一样,每一个中央传达都依赖于那条神经通道,通道的运营机制就是靠着那份信任,要是我...
评分在第七章当中,作者提到:“信任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具备更大的确定性”“信任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一定限度的控制,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做了贡献。”由此,我联想到自信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对自己有期待,相信自己可以,所以更加愿意为想做的事情付出努力。就如《小狗钱钱》里面所说的...
老郑还是蛮有意思的
评分敢言
评分他说啊,其实任何生物包括人类,在进化的一个漫长而残酷的战场当中,他只要想生存,他必须有一个本能,就是把这个世界简化掉。
评分纯理论的论述很精彩,穷人也能搞学术...
评分只要还存在货币和专家,信任就有存在的必要。只是在我们这里,同层次的人,因为资源平均,所以更加内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