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信任论》照例以定义开篇,在追溯了“信任”与“trust”的汉英词源,它们在《论语》、《圣经》、《古兰经》中的意思,在俗话中的意思,以及理论家著作中信任的含义后,作出了笔者对信任的界定。这是第一章。之所以在第二章探讨人的本性,在于以为本性从深层对信任发生影响。信任与合作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第三讨论合作的进化。第四章从人类的行为动因和手段选择两方面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思想。信任最初产生于新族中,产生于领地上,领地为什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策略?边界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在生物界中,几乎只有人类发生了严重的领地之争?这些是第五章讨论的问题。第六章同其前后两章关系密切。同上一章的关系是,从空间(领地)的维度转向时间。第七章讨论信任的社会功能,即为社会提供秩序。第八章是比较中西早期城市化过程中民间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第九章讨论秘密社会中的信任。第十章是从信任的角度讨论货币,讨论货币与普遍主义信任的关系,货币借货,以及货币系统中的风险。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讨论第二种系统信任——专家系统。《信任论》对信任理论的建构大致如上。第十三章从理论走回现实。
学术大作,社会心理。略艰涩枯燥。在安静氛围下前四章吸引|人。内容契合了一些常识观点,但作者奔着主题做论文,更系统。是缘分,近期想到词,晚上就碰到这个词的论的一本书。数学模型的模拟统计,互惠道德进化等策略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囚徒困境等非零和博弈的思考,大多数的极度利己...
评分整本书阅读下来,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回味,我选取出我最收益、最想传达地一个片段说说我的看法。作者在第六章——信任对复杂的简化中简述了简化复杂(例如:语言符号、金钱、学历)是人类进化的一种重要战略,然后细写了信任的简化功能。“过去是确定和不变的,现在是有限和迟疑...
评分熬到接近凌晨一点终于把郑也夫的《信任论》看完了,目前主要是进行毕业论文的知识储备,不过现在发现好像开始走偏了,看的很多东西与社会资本的主题并非直接相关,信任无疑是社会资本理论涉及到的要素之一,但从现在写论文的角度来说,其价值不值得我花如此多的时间去关注...
评分几乎没有一种关系是建立在对他人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信任也不是建立在对他人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信任他人总是存在风险的。但人不能因为冒风险就不能不相信,个人必须通过相信他人来在社会中生存。 信任是一种态度,即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一个...
评分这本书,总体来说,是条理分明,晓畅易读。作为科普作品来说,应该说是基本做到点到即止,深浅有度。不过,个人还是觉得,有许多的地方其实并没有展开细讲,所有有许多的分析,还是不够深入。有许多的部分,大概要例外再写一本书来讲明问题才是。 知道这本书,读这本书,是经过...
郑也夫先生的书都很深刻。
评分后面有些跑偏的赶脚,但是很精彩。关于信任为社会提供秩序,中西早期城市化过程中的差异,秘密社会,货币。对了,关于专家系统这两章是本书亮点。
评分老郑还是蛮有意思的
评分#精辟,应该倒着读
评分虽然有些神神叨叨,但读来有趣||接着读最新的论文还是看作者给开的长长的书单呢#=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