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赵汀阳 中国哲学 哲学 【思想学术史】 历史 2019 随笔 *三联@北京*
发表于2025-02-22
历史·山水·渔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本新作由三篇长文构成,分别是《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和《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作者是以一种“哲学与诗”的方式来论述他的历史哲学以及他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中国文明的精神基因是历史,历史即是中国人的信仰,这是中国文化与其他宗教文明最大的不同之处。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是:历史、山水、渔樵。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第一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等。
我为什么又买了一本哲学的书 历史哲学 山水和渔樵的意象 看得有点抓狂????
评分值得重读的书。渔樵这个话题,用哲学语言去讲,还是比较奇怪。不过,在这样一个时代,山水画也好,民间故事也好,几乎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退场了,于是,别扭的言说,也是以逆为顺,给人一种不得不然的亲切感。比起“话不休”,我更感兴趣的是,“休”了的是什么?那些没有“话”的是什么?
评分前面第一部分关于历史的叙说刷新了我的历史观,将历史的有限放置在时间的无限中,又以有限包容无限,用了博尔赫斯“时间的分叉”,为时间扩展出空间,立意新颖。如果说第二部分将山水意象理解为历史之道还说得过去的话,第三部分讲述渔樵真的有点勉强,感觉立论和论证都有点牵强,文人渔樵和劳动者渔樵这里还有点道理,但后来讲到渔樵耕读对应燧人氏、伏羲氏等以寻求渔樵哲学的本源,到后面渔樵的话题这部分,都没有很好地说明渔樵诉说历史之道的方法论,感觉像是下个结论找材料。
评分“渔樵”一篇有不少想当然的推理,“历史”篇相当好,刷新了我的历史观
评分作者的“任性”之作,没有用概念去解析构建的渔樵史学,而是通过一种情感抒发式的随笔问题去勾勒一种没有定论而充满可能性的史学方式,这种史学似乎也是一种诗学。大体思路还是通过形而上的思想层开出生活的可能性,在历史与自然、有限与无限之间勾连一种形而上与形而下交织的历史之道与历史故事。可惜这种历史理论的实际层面还是在渔樵一章遇到了困难,介绍渔樵其人、渔樵史学之方法,由此介绍它的无定论、问题意识与问题化,缺没能在实际层面解决渔樵到底是如何言说的,这种无穷的言说未能指向一条历史之道,这是本书遇到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难题。不过从个人的角度,我还是很喜欢这种顺意的文体,毕竟严肃的历史哲学太多,“作”才蕴含了更多可能性。
在“渔樵象释”一文中,张文江先生以渔樵作为中国哲学家之“象”,这意味着一个深度哲学问题,由此可通达另一些重要概念,尤其是历史和山水。在此,我准备把历史、山水和渔樵作为哲学概念加以分析,以求理解一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何以建构其超越性。 1、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
评分在“渔樵象释”一文中,张文江先生以渔樵作为中国哲学家之“象”,这意味着一个深度哲学问题,由此可通达另一些重要概念,尤其是历史和山水。在此,我准备把历史、山水和渔樵作为哲学概念加以分析,以求理解一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何以建构其超越性。 1、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
评分在“渔樵象释”一文中,张文江先生以渔樵作为中国哲学家之“象”,这意味着一个深度哲学问题,由此可通达另一些重要概念,尤其是历史和山水。在此,我准备把历史、山水和渔樵作为哲学概念加以分析,以求理解一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何以建构其超越性。 1、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
评分在“渔樵象释”一文中,张文江先生以渔樵作为中国哲学家之“象”,这意味着一个深度哲学问题,由此可通达另一些重要概念,尤其是历史和山水。在此,我准备把历史、山水和渔樵作为哲学概念加以分析,以求理解一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何以建构其超越性。 1、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
评分在“渔樵象释”一文中,张文江先生以渔樵作为中国哲学家之“象”,这意味着一个深度哲学问题,由此可通达另一些重要概念,尤其是历史和山水。在此,我准备把历史、山水和渔樵作为哲学概念加以分析,以求理解一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何以建构其超越性。 1、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
历史·山水·渔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