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第一哲学,即哲学的哲学,或称元哲学。这是哲学的根基,西方哲学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公认有笛卡尔的“思”和黑格尔的“存在”,赵汀阳此著提出并论证,哲学还需要“行”作为支点,现代哲学要从“思”的问题转向“行”的问题,从反思物的世界转向反思事的世界,事的世界就是人创作出来的生活,接续了他一贯的主张——哲学旨在讨论关于可能生活。
赵汀阳的哲学著作,特点在其很强的思辨能力和晓畅的文字表达,逻辑缜密而又别开蹊径,读来给人以思想的乐趣。他的哲学研究路径是,运用西式哲学的方法,处理中国思想的问题,因而既有西式哲学的逻辑性,又具有中国哲学的旨趣,故其思想被称誉为“中国人的形而上学”。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讲座教授”,欧盟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常委,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李文倩 读赵汀阳的著作,常能感到某种思想的魅力,即使是在你并不完全同意其观点的情况下。赵汀阳的有趣,在于他对既有观念的顽强挑战,外加其犀利的笔锋。但他在《第一哲学的支点》一书的写作上,在用笔方面,较以往似有所收敛。不过,此书的内容本身,仍一如既往地履行着思想...
评分李文倩 读赵汀阳的著作,常能感到某种思想的魅力,即使是在你并不完全同意其观点的情况下。赵汀阳的有趣,在于他对既有观念的顽强挑战,外加其犀利的笔锋。但他在《第一哲学的支点》一书的写作上,在用笔方面,较以往似有所收敛。不过,此书的内容本身,仍一如既往地履行着思想...
评分外行人的读书笔记。 此书首先将那条著名的哲学史之线:本体论——意识论——语言学,酣畅淋漓地梳理了一遍。当初看哲学,古典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机械得一塌糊涂,只有扔书的冲动;意识论虽然很有趣但被康德兜了半天以后被他卖了也不知道,语言学常有深意不过我看得比较少。这本...
评分对赵汀阳哲学的研究,始于2002年,从《论可能生活》到《年度学术、论证系列》到《第一哲学的支点》,读过他的每一部著作和论文。这本《第一哲学的支点》可以和他的论文《第一哲学的理由和困难(载于年度学术2005)》对照着看。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赵汀阳经历了从美学、伦理学...
评分《第一哲学的支点(前言)》: 可能所以困惑 本书思考与每个人存在相关的形而上问题。思考自然的伟大秘密也许需要天才,但反思人的渺小仅仅需要诚实,因为生活的秘密无处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明显可见,除非视而不见或者知而拒之。 我忘了维特根斯坦在哪里说过:别人走远了,...
之前把他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定为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果然还是太草率了。第一次觉得在这个还不算晚的年纪,我这个想的虽多分析归纳批判总结的能力却几近于无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评分Facio ergo sum. 延续了赵汀阳老师一贯风格的随笔式哲学著作。思路清晰,原创性强。分析了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主要理论,最后将“第一哲学的支点”归于行动。如果国内哲学界能出一位哲学大家的话,我相信赵汀阳老师会是潜力股。
评分需购买
评分一本很有原创力的书,对西方传统形上问题和中国传统有不错的见解和梳理。对意识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批评也是深刻的。不过,在讲自我与他者时没有提到任何黑格尔的思想资源,却引用了许多列维纳斯的话(列维纳斯的对他者的分析也深受黑格尔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西方传统的思路大概是这样: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形而上学到笛卡尔-康德-胡塞尔的意识哲学再到分析哲学-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最后转回黑格尔-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的存在论,在确认“价值”先于“认识”、认识人有限性之后,“我行故我在”。
评分学贯古今,纵横中西,赵汀阳的语言风格和他老师李泽厚一脉相承,清晰简明,生动有力,极富可读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