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科普 哲学 人类史 人类 生物 文化 土摩托 袁越
发表于2025-02-22
人类的终极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本书作者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万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后代,共享同一个地球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绝不只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助才是进化的主旋律。而创造力,正是从这种万物相连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诞生的。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在《分子神经科学》以及《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期刊上各发表过一篇关于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第一作者论文。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说实话,第一次认真读这类的科普书籍~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辅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描述,作为文科生的我,也能读出个所以然,也因这部作品,让我对科普书籍有了高一层的好感度。
评分今天一整天都沉迷其中,完全没有兴趣看别的书。里面谈到的问题实在太令人好奇,可以说在童年时折磨着每一个人,又在成年被大多数遗忘的问题。当有机会再次看到有人严肃地讨论这些,并试图给一个合理的理解时,童年疑惑被解决一部分而产生迷醉感,又有种看成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狂喜感。里面涉及的基本知识并不难,可以说大部分是高中生物接触过的,但是那时候怎么会有人以这些知识为起点来为我解答关于生命,死亡与创造的终极问题。当然,讨论的问题是终极的,提供的答案却只是其中一种。
评分人类从哪里来?能活多久?创造力从哪儿来?
评分在三联周刊上都看过,算是复习一遍,同样获益匪浅。今年买过最值的实体书之一。
评分从更深的层面又认识了人类的起源, 长寿和创造力这三个领域
本书是作者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写的三个专题(对应书中的三章)的多篇文章的合集。三个专题分别是: 1:中国人从哪里来? 2: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结论之一是饥饿疗法是目前唯一确信能够延缓衰老的办法)?; 3: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刊登三个专题的刊号分别是2017年第...
评分本书是作者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写的三个专题(对应书中的三章)的多篇文章的合集。三个专题分别是: 1:中国人从哪里来? 2: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结论之一是饥饿疗法是目前唯一确信能够延缓衰老的办法)?; 3: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刊登三个专题的刊号分别是2017年第...
评分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的,前两部分有让文科生大开眼界的感觉,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线粒体内生论甚至进化的随机性都精巧的让人起鸡皮疙瘩。一边看一边不自觉的胡思乱想,如果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完成最娴熟的外科医生也做不到的精妙操作,那么由无数个能干的微小部分组成的“我”究...
评分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的,前两部分有让文科生大开眼界的感觉,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线粒体内生论甚至进化的随机性都精巧的让人起鸡皮疙瘩。一边看一边不自觉的胡思乱想,如果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完成最娴熟的外科医生也做不到的精妙操作,那么由无数个能干的微小部分组成的“我”究...
评分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的,前两部分有让文科生大开眼界的感觉,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线粒体内生论甚至进化的随机性都精巧的让人起鸡皮疙瘩。一边看一边不自觉的胡思乱想,如果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完成最娴熟的外科医生也做不到的精妙操作,那么由无数个能干的微小部分组成的“我”究...
人类的终极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