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带有“专论”性质的文集是诗人王家新近些年来从事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产物。该文集第一辑以翻译为切入点,探讨翻译与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内在关联,并把诗歌、翻译和诗学问题放在一种更开阔的视野里阐述;第二辑具体考察中国现当代诗人如何通过翻译进行诗的辨认、对话和锻造,探讨这种诗学实践的性质和意义;第三辑则特意考察 了一些西方诗人译者的翻译,并着力揭示这种翻译所带来的启示。这三辑相互贯通。研究历史是为了当下,朝向他者是为了更深入地返回自我。作者视写作和翻译为一种生命的辨认,这部专论对刷新和拓展对语言、翻译和存在本身的认知,对一种新的“面向未来”的翻译诗学的建设,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王家新,诗人、批评家、翻译家,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恢复高考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是诗人王家新近些年关于诗歌翻译研究诸多文章的结集,异常精彩,对于当下诗歌的翻译、翻译研究乃至诗歌创作都要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分翻译源于对自我、对他者的辨认。“辨认”也是曼德尔施塔姆的重要诗学思想。
评分一直感觉王家新老师的诗论是进入诗歌脉络内部的对话,远远优于太多仅仅停留在外围的观看。有些内容听王老师在课上讲过,那是更加开朗的感受。
评分我觉得这个比小说好看多了啊…
评分收获很大,帮我纠正了对狄金森的偏见以及深化了结了奥登。但是以后坚决不会买他翻译的诗了,因为观念实在不相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