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明清史 社會史 曆史 科大衛 海外中國研究 文化史 曆史人類學 明清
发表于2025-02-16
明清社會和禮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客觀地記錄瞭一些可觀察的地方禮儀傳統的錶達(也可稱之為“有意義的禮儀標簽”),這些標簽包括同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緊密聯係的文字傳統、地方神祇的故事、村民自己或和尚道士所演繹的鄉村儀式、建築的特徵等,並重構瞭這些禮儀所應用到的地方製度的曆史。通過個案研究,對於統一的中國社會進行瞭詳細的論證,重建瞭地方社會如何獲取及認同自身特性的曆史,以及地方社會如何接受並整閤到一個大一統的文化的曆史,展現瞭中國社會的獨特性和復雜性。
科大衛(David Faure),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教於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牛津大學,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比較及公眾曆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曆史學研究教授,近年緻力於中國社會的曆史人類學研究。主要 著 作有《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傢與宗族》、《近代中國商業的發展》等。
7裏甲是國傢對以土地祭祀為中心的地方群體的承認30祖先隻是群體的依據錶達宗族成員的認同
評分種種跡象錶明宗族、祠堂、族譜其實都是華南固有的産物,而“華南研究”卻恰好將其搞反,誤以為是中原王朝嚮南滲透的結果。聚族而居是華南乃至東南亞“長屋”傢庭的天然形式;祠堂也是二次葬陰城的簡化版;很多有口述傳統的民族都熱愛族譜,械鬥之前雙方代錶互背一段族譜,背到共有同一祖先時,休兵罷戰,握手言歡。無非是把本地傳統貼上文縐縐的標簽。
評分對我而言是第一次讀這類書,因此充滿瞭挑戰,很多地方讀得很朦朧。但我覺得科大衛的夢想有點悲壯,想走齣華南,用這套框架去闡釋其他地域。寫天地會的一章倒是很有趣,什麼天地會,活脫脫的居委會。
評分該書可以說是對《皇帝與祖宗》一書的補充,更有利於幫助我們理解禮儀在明清華南宗族形成中扮演的角色。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珠三角猺亂推動瞭廣東自明朝建立以來首次大規模推行文教灌輸理學的價值觀。這一時期學校、鄉約、祭田等陸續齣現,推廣儒傢正統打擊淫祠的活動也大規模展開。到瞭嘉靖時期,在大禮議事件中支持嘉靖皇帝的霍韜等人開始在珠三角建立傢廟,再加上其後朝廷對禮製的修改,促使瞭傢廟繼續修建以及閤法化。從16世紀開始,族譜的編撰也不再以虛構的祖宗譜係為核心,而是以成員考取功名為核心。通過對正統禮儀的推動,官方認可的禮儀創造瞭一套共同語言,成為瞭王朝國傢與地方社會互動的平颱。朝廷禮儀逐漸擴散到社會各個階層。這一過程中宗族成為瞭一個地方社會於王朝國傢都能接受的共同製度,而禮儀則是這個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評分前後重復的地方太多瞭
关于华南学派的诞生,学界一直流传着以下故事。1939年抗战正酣时,还在永安福建银行经济研究所任职的傅衣凌,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逃到城外十多里的一间老屋里。这间民房很早就被废弃,居民逃亡时带走了全部家当,唯独留下了一口大箱子。出于好奇,28岁的傅衣凌翻检它后,发现...
評分也许,我们今天认知中的“传统社会”只有400年历史。科大卫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早期近代中国的礼仪、宗族,以及商业,处理如此复杂议题的十几篇文章,今年以《明清社会和礼仪》的题目编集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这些精彩的研究也许会概念有关“传统社会”的“常识”。...
評分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发表《告别华南研究》,其中有个故事让不少学人动容。20世纪70年代,他曾经在罗湖、深圳交界的村庄中做口述采访,一个老婆婆讲了自己一生的故事,老婆婆一边讲一边哭,同行的同事一边听一边哭。那一刻,科大卫感到“有点愤怒”。“我们在...
評分争着抢着买这本书,亚马逊多次提醒库存紧张仍然坚持不退货,最终亚马逊客服受不了我的执着帮我查全国库存总算慢悠悠的到了我手里。科老师借这本相关文章合集集中探讨维持庞大帝国的乡村社会秩序的力量,如本书一直强调的16世纪以来的中国的礼仪、宗族建构了乡村社会的秩序。围...
評分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发表《告别华南研究》,其中有个故事让不少学人动容。20世纪70年代,他曾经在罗湖、深圳交界的村庄中做口述采访,一个老婆婆讲了自己一生的故事,老婆婆一边讲一边哭,同行的同事一边听一边哭。那一刻,科大卫感到“有点愤怒”。“我们在...
明清社會和禮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