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曆史書寫

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曆史書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陳永明
出品人:
頁數:331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2-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5849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明清史
  • 清史
  • 曆史
  • 思想史
  • 陳永明
  • 文化史
  • 國傢認同
  • 清代
  • 清代政治
  • 曆史書寫
  • 認同研究
  • 中央集權
  • 文化認同
  • 官僚製度
  • 曆史敘述
  • 王朝閤法性
  • 政治史
  • 社會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旨在探討清代順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約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內,朝野如何通過對南明(1644-1662)興亡的評述及南明曆史人物的臧否,互動地建構瞭當時的社會話語,並因時製宜地塑造瞭對這段曆史的集體迴憶。

綜觀清代頭一百五十年的曆史,在爭奪對南明史的解讀權時,官、私之間實際上一直存在著一種互動的關係。清代康、雍、乾三代君主雖極渴望壟斷社會話語的領導權,但在建構對這段曆史的社會記憶過程中,他們卻無法做到完全隨心所欲,而須受到一定的社會條件所約製。由於統治者沒可能全麵控製整個意識形態角力場,故他們在以儒傢倫理道德規範詮釋曆史時,仍須與漢族知識分子尋求共識,並在若乾曆史問題的觀點上作齣妥協。這亦解釋瞭,何以在禁製社會上南明史異讀的同時,統治者也不得不不斷修訂本身的論點,力求提齣閤乎華夏文化傳統的解讀理據。清政府對於南明“忠臣”評價的轉變,便是此方麵較為突齣的例子。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上編:身分認同與社會話語
知其不可而為之:南明堅持抗清諸臣的抉擇
遺民意識與“君臣之義”:黃宗羲的個案
降清明臣與清初輿論
明人與清人:明清易代下之身分認同
下編:社會記憶與曆史書寫
從“為故國存信史”到“為萬世植綱常”:清初的南明史書寫
清人觀點下的南明史:以全祖望的南明人物傳記為例
雍正朝《明史》的纂修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與乾隆對南明殉國者的錶彰
《貳臣傅》、《逆臣傳》與乾隆對降清明臣的貶斥
附編
全祖望“素負民族氣節”說平議
明遺民林時對考
全祖望族母張孺人考
引用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chan wing-ming

评分

有些史料反復齣現,但總體尚可。

评分

下捲圍繞自康熙至乾隆朝關於明清易代之際的曆史書寫的各種糾葛展開,對於不同時段的政治局麵和皇帝本人的動機探討得很細緻。

评分

明清易代評判貳臣的標準就是你是否在明代齣仕做過官,如果隻有功名而沒有在明代做官,這就為清人,不為貳臣。光頭黨所津津樂道的所謂明代氣節之誇大恰恰是乾隆為塑造忠君愛國思想所搞齣來的産物

评分

有啓發,但是幾個觀點幾個材料在幾篇文章裏翻來覆去。其實他論述的幾種現象在宋末元末都是如此的,這種現象挺值得考慮的,所以明清之際的特殊性需要重新考慮。忠臣問題的起源也很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