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明清史 何炳棣 社會史 曆史 社會學 海外中國研究 明清 經濟史
发表于2025-02-07
明清社會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清社會史論》已被譽為明清史專傢、中央研究院院士
何炳棣最重要的經典钜著!
二十世紀五、六〇年代,何炳棣緻力於明、清兩朝帝製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階層間的上下流動,《明清社會史論》即是他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間中國社會組成及階層流動的歷史钜作。
作者何炳棣是第一位大量運用近百種明清兩代的進士登科錄,進士三代履歷,進士同年齒錄和晚清若乾舉人和特種貢生的三代履歷等鮮為人注意的科舉史料的學者。這批量化的統計資料構成瞭《明清社會史論》的經線,有係統地呈現明清兩代間,初階、中階和高階舉業所造成的社會流動。何炳棣分析瞭進士及舉貢共約四萬個案例,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為布衣齣身的比例很高,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他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具有高度的社會流動性,遠遠超過英國十八世紀的情形。
另一方麵,何炳棣在《明清社會史論》一書裡運用大量的史料,如政府律令、方誌、傳記、傢譜、社會小說和觀察當代社會與傢庭事務的著作等,構成瞭本書研究的緯線。《明清社會史論》探討瞭個人與傢庭的地位轉移、社會流動的製度化和非製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會概念與迷思。除瞭從明清科舉觀察社會流動外,何炳棣也討論瞭清代晚期所廣泛施行的捐納製度,如何使富與貴緊密結閤,且影響力量趨強;造成平民嚮上流動機會大減。同時,何炳棣在書中不但處理嚮上流動,也討論嚮下流動及其導因,《明清社會史論》亦有專章討論士農工商、軍民匠竈的橫嚮水平流動,並論及社會流動的地域差異。
《明清社會史論》討論明清社會流動,根據的樣本數量極多,被譽為討論科舉與社會流動最全麵的一部經典钜著。
何炳棣,浙江金華人。1917年生於天津,2012年卒於美國加州爾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34年入清華大學,1943年獲清華庚款公費留美,師從英史巨擘John Brebner研修近代英國農業經濟史,1952年以〈英國的土地與國傢(1873-1910):土地改革運動與土地政策研究〉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65年芝加哥大學聘為湯普遜(James Westfall Thompson)歷史講座教授,1975年當選美國亞洲研究學會首位亞裔會長。
何炳棣治中國史,善用交叉學科知識與理論詮釋關鍵史料。早年選擇經濟運作、社會結構,晚年鑽研思想源頭,皆為直指歷史上影響時代脈動的核心問題。其名著《東方的搖籃》以充實的古代文獻聯繫考古資料及古動植學知識,論證中國古代文明源於本土,打破西方學者的世界文明皆源自西亞的一源說,連一源說的代言人威廉· 麥剋尼爾(William H. McNeill)教授亦為之摺服。何炳棣之《明清社會史論》則運用社會分層化和社會流動理論,解釋明清科舉製度與中國社會身份意識的緊密聯繫,並將中國史從局限於區域研究的「漢學」,推到世界史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的西方學界主流殿堂,深受到西方學界肯定。
譯者簡介
徐泓,1943年12月25日生於福建省建陽縣,獲颱灣大學歷史係文學士、文學碩士及國傢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歷史係教授及暨南國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曾任颱灣大學歷史係教授兼係主任、藝術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香港科技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部創設學部部長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署理院長,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及係主任、教務長及代理校長。教學研究的領域,主要是明清史、中國社會經濟史,已發錶明清鹽政與鹽業、明代社會風氣、明代婚姻與傢庭、明初國內大移民、明代城市及明清史學相關學術論著八十餘種、學術評論三十餘篇及歷史普及讀物三十餘篇。
中譯本總算刊行瞭,距英文本第一版行印已經過去51年瞭。徐泓教授《譯者序》注46標明,譯注稿2011年就完成瞭,聯經拖瞭兩年纔印,不曉得是為什麼。大學時候看過英文本,後來也在《東吳曆史學報》上麵讀過中譯稿,不過好像最後的那27個小故事,之前沒有讀過。
評分一顆賽艇
評分探討明清社會階層變遷與流動,非常棒的論著。唯一的一點疑惑是,為什麼沒有大陸版呢?
評分看完這本書就會明白何炳棣是一個多麼傑齣的中國研究者,他的研究真正影響瞭從五十年代以來的所有學者,那麼多人願意為瞭他而去維護漢化論,從這一點來說,他比漢化論要重要的多。
評分“明清社會特彆之處,在於除瞭這五個半世紀時期的最後六十年之外,官僚製度與國傢權力具有壓倒性力量,一直是管控社會流動的主要管道。”何大師雖然並不怎麼提齣驚世駭俗的觀點,但是史料和數據分析的功夫真的足可洗腦,讓人掩捲隻有深深跪服。#但我還是覺得名字應該叫明清科舉與社會階層流動
何炳棣教授及其《明清社會史論》(譯者序) 徐泓 何炳棣教授於2012年六月七日清晨七點十一分在睡夢中安然去世,享壽九十五歲,史學界失去一位跨世紀的大師。何炳棣先生原來念的是英國史,後來轉治中國史,他的研究領域廣,包括揚州鹽商、明清至民國的人口、明清會館、明清...
評分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xviii, 385. Social mobility rates in Ming and Ch’ing were, persuasively argued and demonstrated by Ho, substantial....
評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经典著作,作者指出,我国古代的政治学说有两个前提,第一,承认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第二,认为人的社会地位由其才能决定。第二个前提是对第一个前提的反论和完善。因此,在这两个前提指导下,我国古代一方面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
評分 評分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xviii, 385. Social mobility rates in Ming and Ch’ing were, persuasively argued and demonstrated by Ho, substantial....
明清社會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