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鲁西奇
出品人:
页数:4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6-1
价格:CNY 4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6433
丛书系列:新民说
图书标签:
  • 历史
  • 鲁西奇
  • 汉书
  • 秦汉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史
  • 汉代
  • 经典导读
  • 古风
  • 散文
  • 抒情
  • 人生
  • 哲思
  • 自然
  • 诗意
  • 孤独
  • 时光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数年研究心得,读史论世。千余年时空穿梭,居今志古。

“古人”的故事是由“今人”讲给“今人”听的,叙述、理解、分析历史的历史学者是“今人”,其对象是“今人”,目标也应当是“今人”。 所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

一本重写的讲义,讲《汉书》,也讲其他。

细心的读者,总能在本书中读到你正在寻找的答案。

本书通过对《汉书》若干篇章的细致解读,分析《汉书》所叙述之历史过程与历史认识的根源,揭示记忆、回忆、追忆及谎言在历史叙述与认识形成过程中的意义与局限;展现皇帝、官僚、侠士与儒生以及普通百姓的思想、言行与生活,阐明历史过程中人、社会与国家的不同作用及其局限;以现代人的思想与智慧,洞察历史真相,认识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征,阐发历史叙述中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前世今生。

作者凭借扎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及推理,辅以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动人心弦的故事、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历史图景诸多精彩断面,其中不时穿插深邃的洞察力与精辟的学术分析。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佳作。

作者简介

鲁西奇,男,1965年10月生,江苏东海人。现为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历史地理研究。出版《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等专著6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目录信息

《汉书》的成立:历史叙述的本原
一 刘邦的早年故事:“天命”与“民心”的制造
(一)刘媪梦神而孕高祖
(二)刘邦醉卧酒家与王媪、武负折券弃债
(三)“大丈夫当如此”
(四)空手赴宴,娶得美人归
(五)“赤帝子斩白帝子”
二 “北方有佳人”:传闻、想象与重构
(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二)“一见”
(三)武帝的思念
三 记忆、回忆、追忆以及谎言
(一)记忆
(二)回忆
(三)追忆
(四)谎言
(五)历史叙述的“真实”
帝王之道:成功的天子与失意的皇帝
一 “天人三策”:武帝的问题和董仲舒的回答
(一)第一策
(二)第二策
(三)第三策
(四)天子与儒生
二 轮台诏:帝王的忏悔
(一)武帝的追悔
(二)轮台诏文本复原
(三)“晚而改过”
三 王莽的天子梦
(一)入梦
(二)梦酣
(三)惊梦
四 皇帝与天子
(一)“选”皇帝
(二)“受命之王”与“继体之君”
酷吏与循吏:霸王道的治理实践
一 “三尺法”与“人主意指”
(一)少年张汤的故事
(二)刀笔吏
(三)文法深刻
(四)“人主意指”与“三尺法”
(五)酷吏的人格
二 奉法循理与宽仁待民
(一)奉法循理
(二)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三)宽仁待民
三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一)循吏与酷吏的交锋
(二)能吏
(三)“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的“本事”
(四)释“霸道”
义气仁心:侠客与儒生的世界
一 从“风尘三侠”和“柳毅传书”说起
(一)“风尘三侠”的故事
(二)柳毅与龙女
(三)仁以爱之,义以正之
二 救人于阨,振人不赡
(一)“侠以武犯禁”
(二)公侯之门,仁义焉存
(三)布衣之侠
(四)闾巷豪侠
(五)“游侠”解
三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一)留意于仁义之际
(二)游文于六经之中
(三)儒家之说,“于道最为高”
编户齐民:汉代农民的生活与社会
一 编户齐民:王朝国家统治下普通百姓的身份
(一)“编户齐民”释义
(二)户籍制度的形成
(三)汉代的户籍
二 五口之家及其生计和负担
(一)五口之家
(二)五口之家与百亩之田
(三)丁男被甲,丁女转输
三 《先令券书》与《中服共侍约》
(一)《先令券书》
(二)《中服共侍约》
四 静谧而安宁的乡村
(一)静谧的乡村
(二)乡村秩序的法则及其基础
征引与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太史公所言大约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读经典、读诗书的意义所在吧,当然这是我的理解。本书从对史料、史家的批判入手,使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即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是怎样被记录下来成为历史叙述的?实际的问题是,在批判意识之下,我们是...  

评分

我关注本书的重点不是作者对《汉书》的解读,而是作者对历史以及历史学的感悟。 成王败寇,一语道破了当权者对历史的剪裁。就像刘邦对自己出生情景的改写,是为了符合“圣人必有异相”的规律,其宗旨是“试图阐明刘邦之所以得天下,乃来自‘天命’,其种种异象奇迹,都是天命的...  

评分

张汤的事迹,《史记》放在酷吏传中,《汉书》则单独成传。涉及张汤一生的,还有史记中淮南列传、平准传,汉书中外戚传,以及汉书中刑法志对法律术语的解释,毕竟张汤除了多次引用法律,还亲自参与同赵禹一起修订令律,通过他们修订成果也可以看出他的做事与为人。古代人的法律...  

评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先生从历史里看出来封建礼教的本质是吃人,因为这些礼教到后来都变成了禁锢人性的枷锁,让人在长时间的精...  

用户评价

评分

鲁老师善于思考,又特别能发挥。谈《汉书》的同时,也忍不住抒发些对历史学的情怀,文青味的。顺带还谈谈人生。有些考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从史源、历史书写的角度。但是鲁老师把刘邦每次去王媪、武负的酒店,酒店营业额都会翻倍,说成王媪、武负每次都管刘邦收数倍的酒钱什么的,太让人跌眼镜。

评分

写李夫人那段挺好,写轮台诏那段就是“田余庆先生”一段,“陈苏镇先生”一段,读这节的时候我正坐在陈老师后面233

评分

「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也许并非透过历史资料去探索所谓“历史真相”,弄清“唯一”的客观历史;更重要的是将各种历史资料看作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或人群对历史的述说与认识,去分析这些述说与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如此叙述与认识,以及这些述说与认识对怎样的群体有意义、有怎样的意义。」历史学也要从现代的宏大叙事转向后现代的话语分析了么,兴奋!

评分

我自己感觉这本书若放在讲义的情境中理解应该是十分成功的。杂用汉宋,不仅针对文本做了古汉语上比较细致的解释,而且选用的文本都是西汉历史中很有代表的剖面,加上首章讲述汉书的形成,虽然是断章解义,但又十分完整。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对自己情怀的实践,平实但令人印象深刻。

评分

课堂讲义改成的专著。分别讨论了皇帝、循吏与酷吏、儒生与侠士、编户齐民四类群体。平易,深刻,有趣,有关怀。 对董仲舒的看法和常森老师大体一致。关于轮台诏的持论也比较公允。 (最后,鲁老师是个让人喜欢的文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