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隋唐五代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隋唐五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英刚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4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26343
丛书系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图书标签:
  • 隋唐史
  • 历史
  • 孙英刚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 隋唐五代史
  • 中古史
  • 孫英剛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五代史
  • 中国历史
  • 隋朝
  • 唐朝
  • 五代
  • 历史丛书
  • 细讲
  • 古代史
  • 通史
  • 断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中的一种。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一套面向大众的、可信的、通俗化的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和著名出版家郭志坤联合主编,由12位学者合力奉献,一套12册。

本书旨在以通俗的形式介绍隋唐兴衰过程,阐述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兼论五代。隋唐深刻影响往后的宋、元、明、清以至今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安定、富庶,是大唐盛世的一大景观,而唐代的强盛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作者以“世界”的眼光,将隋唐时代放在世界史、亚洲史的背景中加以叙述,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开放的帝国。另外,作者对于宗教、信仰、艺术、文学等精神世界领域在此一时代的发展也予以格外关注,显现了隋唐时代的多元面貌。

作者简介

孙英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多次受邀在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台湾地区等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或作学术讲座。研究领域包括中古史、佛教史和史学理论,目前主要关注“中古知识、信仰与政治世界”以及佛教在中古日常生活和政治意识形态中的角色。著有《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等,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教授。

目录信息

目 录
序 一 李学勤 1
序 二 郭志坤 4
导 语 1
第一章 帝国的统一和隋朝的兴衰
第一节 隋文帝的上台及改革 1
第二节 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8
第三节 隋文帝的佛教意识形态 13
第四节 隋炀帝的急政及隋朝的衰亡 17
第二章 李唐兴起与帝国的巩固
第一节 隋末群雄逐鹿的知识和信仰背景 21
第二节 李唐及其竞争对手 28
第三节 玄武门之变与权力传承 34
第四节 贞观之治 40
第三章 东亚格局的起伏和文化融合
第一节 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 44
第二节 唐前期东北亚政局的嬗变 50
第三节 高句丽、百济的灭亡和日本的战败 54
第四节 遗民、遣唐使和文化交流 59
第四章 大唐帝国的拓展和文化自信
第一节 初虽效之,终能反之—破灭突厥 65
第二节 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71
第三节 与印度关系的嬗变 76
第四节 太宗后期的权力角逐 81
第五章 崇佛的武则天
第一节 武周政权的登场 83
第二节 佛教政治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 89
第三节 天后的都市:洛阳的最后辉煌 94
第四节 武周政权的意义 98
第六章 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第一节 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格局 100
第二节 皇位从中宗系转入睿宗系 104
第三节 玄宗的政治改革与贵族政治的终结 107
第四节 玄宗改革的历史意义 113
第七章 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 116
第二节 绚烂的文化和艺术 122
第三节 唐诗的世界 128
第四节 科技发达的时代 132
第八章 亚洲历史图景中的安史之乱
第一节 玄宗朝强盛局面的突然终结 137
第二节 安史之乱的始末 142
第三节 保守主义兴起和走向内转 145
第九章 中央权威的瓦解与唐朝的乱亡
第一节 藩镇割据与唐朝恢复中央权威的斗争 148
第二节 内政外交之连环性 153
第三节 作为皇权延伸的宦官及中央政府的党争 157
第四节 唐朝的乱亡与五代的肇始 161
第十章 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和重新统一
第一节 朱温代唐和五代前期的攻战 164
第二节 契丹的崛起与南方的情形 171
第三节 统一因素的滋长与五代后期的政治社会 175
第十一章 思想转型与世界帝国的终结
第一节 回归古典的儒家思想运动 179
第二节 武宗灭佛及其影响 184
第三节 对其他宗教的迫害和宗教宽容政策的结束 188
第四节 东亚信仰世界的重构 192
附 录
附录一 大事记 194
附录二 唐朝皇帝世系表 199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203
附录三 隋时期形势图 204
附录四 唐时期形势图 206
结束语 20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很多作者,都是我所认识的师长,因此对这套书,我抱有相当的期待。而除了我自己最为熟悉、最为关注的《宋史》之外,特别感兴趣的则是孙英刚教授写的《隋唐五代史》。一方面,他的学术专长在于中古时期的谶纬、术数、佛教意识形态,是我觉得非常好玩且非...

评分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很多作者,都是我所认识的师长,因此对这套书,我抱有相当的期待。而除了我自己最为熟悉、最为关注的《宋史》之外,特别感兴趣的则是孙英刚教授写的《隋唐五代史》。一方面,他的学术专长在于中古时期的谶纬、术数、佛教意识形态,是我觉得非常好玩且非...

评分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很多作者,都是我所认识的师长,因此对这套书,我抱有相当的期待。而除了我自己最为熟悉、最为关注的《宋史》之外,特别感兴趣的则是孙英刚教授写的《隋唐五代史》。一方面,他的学术专长在于中古时期的谶纬、术数、佛教意识形态,是我觉得非常好玩且非...

评分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很多作者,都是我所认识的师长,因此对这套书,我抱有相当的期待。而除了我自己最为熟悉、最为关注的《宋史》之外,特别感兴趣的则是孙英刚教授写的《隋唐五代史》。一方面,他的学术专长在于中古时期的谶纬、术数、佛教意识形态,是我觉得非常好玩且非...

评分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很多作者,都是我所认识的师长,因此对这套书,我抱有相当的期待。而除了我自己最为熟悉、最为关注的《宋史》之外,特别感兴趣的则是孙英刚教授写的《隋唐五代史》。一方面,他的学术专长在于中古时期的谶纬、术数、佛教意识形态,是我觉得非常好玩且非...

用户评价

评分

四点五星。这么短的篇幅写这样一个优点特别突出的简史真的是不容易,优点基本上被那些短长评说完了。因为没读过孙的其余著作,所以对所谓的该书渗透孙先生个人研究很多精华的地方看不出来。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佛教之于唐代思想以及政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唐玄宗解除亲王的各种权力从而改变了唐代帝位继承轨迹和大规模历史体系上的转变,真正的排除封建化,这个角度看正是唐宋变革论的表现。

评分

四点五星。这么短的篇幅写这样一个优点特别突出的简史真的是不容易,优点基本上被那些短长评说完了。因为没读过孙的其余著作,所以对所谓的该书渗透孙先生个人研究很多精华的地方看不出来。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佛教之于唐代思想以及政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唐玄宗解除亲王的各种权力从而改变了唐代帝位继承轨迹和大规模历史体系上的转变,真正的排除封建化,这个角度看正是唐宋变革论的表现。

评分

个人感觉较一般,不如余蔚的《宋史》,主要是事先对作者给予的期待太高。对唐代在政制、兵制和税制方面的变革语焉不详,对中晚唐的乱局一笔带过,连作者所擅长的“中古知识与信仰体系”也未能得到充分展开。尽管如此,作者还是用了心的,没有简单处理成一本平铺直叙的通俗读物。对玄宗改制的内在意义的探讨,对安史之乱、武宗灭佛与“世界帝国”之关系的论述,都很有启发。

评分

有作者自身个性的一种断代史写法。至少,书里给我启示最多的地方,都是比较有锋芒的地方,例如唐国的转轮王宗教色彩、世界主义下的中印关系、以及安史之乱后被激发起来的夷夏之防,是我在过去的唐史类普及读物里未曾读到过的。我想,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评分

隋唐史领域不乏通史,孙老师这本在极有限的篇幅内,将隋唐政治史与思想史线索扼要勾勒,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隋唐五代自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过渡——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演进,由家族统治向个人统治转化。更显用心的是,作者极力赋予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时代观,提供读者可供参考的维度,如佛教国度的色彩、世界帝国的个性,思想和知识对于政治史进程的作用与影响,部分章节只言片语间都浓缩了作者自己的论文或专著。对于隋唐史一些前沿研究,从这本通史中也可以略窥一二,比如作者明显淡化了中晚唐的牛李党争,且强调其关系网的一面而非内在的政见团体。在不到两百页的篇幅内,作者对于中晚唐涉足有限,但五代史的介绍却较一般通史要细致清晰。不过,本书无脚注,书后参考书目所列过于精简,难以深入。总的来看,本书初唐至盛唐部分更具参考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