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均任职于北京大学,蔡旭、陈垣两先生则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福建福州人。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供职于《北京青年报》。主要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纪实》推动了国内目前的口述史研究。
陈徒手先生新著《故国人民有所思》甫一问世,舆论一片颂扬之声,并迅疾登上《新京报》好书榜。但我读后,却冒昧地觉得:书,确是好书,但也有可检讨之处,多少还是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 这本书继承了作者多年前的旧著《人有病,天知否》,着意的依然是建国...
评分非黑即白,这种思维是极其简陋的。 而在过去乱之又乱的思想运动中,从党内到党外,多数人都避免不了,人人自危。只能使用这种其为粗鄙的原始工具,相互站队,拿起屠刀,挥来挥去,挥来挥去…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就是阶级斗争,荒诞,可怕,苍凉,无味的年代。 人会明白,是...
评分《故国人民有所思》,陈徒手著,三联书店,2013年5月第1版。 其实,故国人民还是无所思的好。按原书语,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动作,就是“摧折学人的抵抗和非议”,也就是要改造这些旧式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一起来。因此,不需要他们思,人民大众就更不需要思了。 ...
评分陈徒手先生新著《故国人民有所思》甫一问世,舆论一片颂扬之声,并迅疾登上《新京报》好书榜。但我读后,却冒昧地觉得:书,确是好书,但也有可检讨之处,多少还是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 这本书继承了作者多年前的旧著《人有病,天知否》,着意的依然是建国...
评分和《人有病,天知否》一样,陈徒手此书书名,也取自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七律·有所思》作于1966年6月,全诗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不过,由于缺少...
老实人写老实文,力有不逮。
评分一直觉得一个人的智慧部分可以体现在对大时代的把握上。对未来的天真让许多知识分子选择留在了大陆,而有智慧的诸如胡适者,则逃过了一难,从此境遇大不同。本书涉及的好几位知识分子,都幻想自己不过问政治就能安身保命,随波逐流,可这恰恰让他们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武器。院系调整,思想改造,反右,文革,一波一波浪潮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自己几十年来的学术底蕴甚至作为一个人的尊严都被踏在脚下。翻读他们后期的检讨材料,有的人在运动的磨合下已经让政治的烙印永远地打在自己的脑中,言语激奋却又麻木,想起一九八四最后喃喃地说出我爱老大哥的温斯顿。很难想象他们心里经过了何种磨难,又换得了怎样复杂和苍凉的心境。
评分一直觉得一个人的智慧部分可以体现在对大时代的把握上。对未来的天真让许多知识分子选择留在了大陆,而有智慧的诸如胡适者,则逃过了一难,从此境遇大不同。本书涉及的好几位知识分子,都幻想自己不过问政治就能安身保命,随波逐流,可这恰恰让他们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武器。院系调整,思想改造,反右,文革,一波一波浪潮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自己几十年来的学术底蕴甚至作为一个人的尊严都被踏在脚下。翻读他们后期的检讨材料,有的人在运动的磨合下已经让政治的烙印永远地打在自己的脑中,言语激奋却又麻木,想起一九八四最后喃喃地说出我爱老大哥的温斯顿。很难想象他们心里经过了何种磨难,又换得了怎样复杂和苍凉的心境。
评分把如此好的题材仅仅处理成人物“侧影”有些可惜。就素材而言,本书完全可以深入梳理北京高校系统中党委与行政(尤其是非党校长)之间的权力转移、“左倾”书记对中央部委之政策执行与偏离等等一系列命题。大概《人有病天知否?》的成功让作者背上了包袱,此回延续《人》的写法却没能真正写出这些知识分子的困境,甚是可惜。
评分投机或蠢笨文人纯属活该,很多人本身就是作恶者,贱人就是矫情。作者的档案来源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