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万,(Hans J. van de Ven),荷兰人,1980年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中文系,入美国哈佛大学师从孔飞力研习中国近代史。198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为该校第10任汉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初创》(1991年),现研究项目为中国近代海关史。
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应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为此,在翻阅爬梳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项课题进行重新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看法,供中国学界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参考。
“在我的分析中强调四个主题。第一,我把战事和军事置于国民党历史的中心,这段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附有武装力量的革命组织的崛起,直到1945年8月随日本投降而终止的抗日战争,到彼时为止,我相信其失败虽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预见的。……
第二,国民党民族主义的一项内容是驳斥将中国描绘成一种不尚武的文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认为中国不尚武、消极和落后的观点在中国内部被接受了。……
第三,虽然国民党人受到西方军事模式和文化批评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政策采纳了过去的传统。……
第四,我很重视地缘政治。一方面,这要求注意国民党自己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在这一方面,从1935到1939年,国民党试图利用日本和中国东北有漫长边界的苏联之间的冲突……”
看这本书之前,本以为此书只是齐锡生先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一书的补充,看完之后才发现齐锡生的700页的大作反而成了方德万先生的补充。 这本书无疑有太多的缺点,简单列举下 1.中方抗战的一手战争档案资料基本来自87年出版...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本以为此书只是齐锡生先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一书的补充,看完之后才发现齐锡生的700页的大作反而成了方德万先生的补充。 这本书无疑有太多的缺点,简单列举下 1.中方抗战的一手战争档案资料基本来自87年出版...
评分当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刚系统接触台湾材料的时候,难免有些惊艳的感觉,对汉学家比较佩服。但最近更多的接触英美方面的材料和观点之后,发觉汉学家们虽然说也到处寻找原始材料,但对这些材料的解读以及运用,不免有些漏洞百出。当然,现在如此看,正如我前几年看一样...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本以为此书只是齐锡生先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一书的补充,看完之后才发现齐锡生的700页的大作反而成了方德万先生的补充。 这本书无疑有太多的缺点,简单列举下 1.中方抗战的一手战争档案资料基本来自87年出版...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本以为此书只是齐锡生先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一书的补充,看完之后才发现齐锡生的700页的大作反而成了方德万先生的补充。 这本书无疑有太多的缺点,简单列举下 1.中方抗战的一手战争档案资料基本来自87年出版...
应该有空再翻一次。一是史实检点,二是人心窥测。
评分估计不错
评分全书的重点就第一章了。
评分估计不错
评分这翻译实在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