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美国的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倾二十年之力写就,视角独树一帜。何炳棣先生称赞其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主体共有四部分,并有导言和结语。生动叙述了联大到昆明之前的经历,勾画了联大与云南社会以及当时政府之间的关系,对西南联大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渊源进行探讨,淋漓尽致地描摹了联大教师的风采,详细生动地再现了联大在昆明时期的生活。史料扎实,分析精湛,人物跃然纸上。《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的出版,势必会令广大读者注目与着迷。
易社强(John Israel),西南联大荣誉校友。早年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教授,现为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著有《1927-1937年中国学生民族主义》(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1927-1937)等。
饶佳荣,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与师友合译《档案中的虚构》等多部作品。
http://www.eeo.com.cn/2012/1012/234609.shtml 《经济观察报》2012.10.12 一口气读完一本中文书,已经记不起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读完后思绪万千、爱不释手,给所有的朋友极力推荐,并且厚着脸皮主动要求写书评,生平第一次。 我是在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上一口气读完了简体版...
我都觉得我不曾读过大学。决定了,研究生毕业后一定去别的学校学习。不能再待在哈工大了。
评分表象或者符号中的西南联大或许远远比真实中的联大要重要。因为她让我们确信知识分子们也可以都那么执着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教授们也可以都那么安贫乐道,学生们也可以那么一心向学,前途无量。大学本该如此、学界本该如此。都说文化会薪火相传,但是看看现在呐?相传了多少呐?不要那么浮躁,多读读书吧。“衣俊卿”诸人诸事又与我何干呐?
评分我都觉得我不曾读过大学。决定了,研究生毕业后一定去别的学校学习。不能再待在哈工大了。
评分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讲这么一段故事,不过把这么热血又星光闪耀的事儿写的这么无聊,也是服气了
评分这本书被誉为“联大最佳校史”,来自西南联大的荣誉校友,美国汉学家易社强先生。他自己也承认,本书的写法对史景迁多有借鉴,非常关注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感受,这大大增加了书写难度和文献查阅工作,但易教授仍然做到了言必有据。西南联大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年代,却成为华人现代教育中公认的巅峰与楷模,这些年来我们在膜拜赞颂八卦之余,对其总缺乏细致的观察与思考,甚至有刻意的造魅和多样的误解,易教授这本书来得大是时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