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征服中国

佛教征服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荷]许理和
出品人:
页数:486
译者:李四龙
出版时间:2005-8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18618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佛教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宗教
  • 佛教史
  • 许理和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汉学
  • 佛教
  • 中国
  • 历史
  • 文化
  • 传播
  • 宗教
  • 思想
  • 中古
  • 信仰
  • 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独特的中国佛教,这至少经历了三四百年。东晋庐山慧远以前的中国早期佛教,就是一部中国人如何回应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作者以翔实的史料、独钎的视角重现了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画卷,叙述了公元4世纪、5世纪初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佛教的特点,剖析了佛教在当时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时的夷夏关系、政教关系和佛道关系,并以丰富的资料反映了当年中外僧人的弘法生涯。读者藉此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佛教不断本土化的壮阔历程。

作者简介

许理和,荷兰莱顿大学教授。1959年以《佛教征服中国》获得博士学位,该书于当年出版后久享盛誉。1962年任莱顿大学东亚史教授,1969年创设莱顿大学汉学院现代中国资料中心,1974—1990年任该校汉学院院长,期间还兼任该校中文系主任、《通报》主编。其最大的兴趣是“当东方遇到西方”,既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适应,也探讨明末清初耶稣会来华史,设法了解中国在接受外来影响时的反应与适应过程。还著有《中国耶稣会士传记,约1580—1680》、《佛教、基督教与中国社会》、《佛教:在词语、地图与图片里的起源与传播》。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国佛教”
二、“士大夫”和“士大夫佛教”
三、有教养的僧人
四、早期资料
第二章 历史概观(公元1-4世纪初)
一、汉代佛教
二、三国时期(公元220-265/280年)
三、西晋(公元265-317年)
第三章 建康及东南佛教(约公元320-420年)
一、导论
二、第一阶段(约公元310-346年)
三、第二阶段(约公元346-402年)
四、最后阶段:桓玄篡权与刘裕的崛起(公元402-420年)
五、结论
附录一:公元340年论争的有关文献
附录二:郗超《奉法要》
附录三:支遁《释迦文佛像赞并序》
第四章 襄阳、江陵和庐山的佛教中心及北方佛教的影响
第五章 “信仰的辩护”:公元4世纪及5世纪初的反对僧权和护持佛教
第六章 “蛮族的皈依”:佛道冲突的早期历史
参考书目
汉语人名和术语索引
非汉语人名和术语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所谓“福传”(kerygma),在希腊文文献中原指“宣告”(proclamation);《圣经》英文本通常用作preaching,其中“传扬上帝之道”的意味不言自明。比如“我说的话,讲的道(my preaching),……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2:4)。从“耶稣就传起道来”(began to preach...  

评分

作者说,这几百年里,有个迷人的现象:一个伟大的宗教征服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征服(conquest)”一词或攻心或力压或灭绝,投怀送抱,欲迎还拒,惨烈绝寰,等等,但全文看毕,仅是现象事实的罗列,其中深层次里,士大夫阶层接纳迎合的原因也不涉及,底层最终膜拜的机理亦不揭...  

评分

作者应用翔实的史料考据,广征博引,以客观的态度对刊,找出史料中的“真实历史”。 此书是一部大家学术著作,推荐阅读。没说的。

评分

看了这本荷兰学者许理和写的书《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激发了一些心得和依据并不充分的推测,先记下来。不过我不太喜欢“佛教征服中国”这个书名,其实看了作者的研究更清楚佛教在中国最早主要只是在外国侨民范围内的信仰,佛教传教的主动性并不强...  

评分

所谓“福传”(kerygma),在希腊文文献中原指“宣告”(proclamation);《圣经》英文本通常用作preaching,其中“传扬上帝之道”的意味不言自明。比如“我说的话,讲的道(my preaching),……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2:4)。从“耶稣就传起道来”(began to preach...  

用户评价

评分

经典

评分

作者在资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梳理完中国佛教中古史实属不易。这个时期出现了“士大夫佛教”(其实我愿意叫“士人佛教”),这孕育着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出身不同的知识分子在佛教中消除一切等级,更吸引我的是,士人佛教的出现是否真的给社会带来了一个新的阶层。佛教消解一切又带来新的社会群体,不是很有意思么?

评分

确实框架不出汤锡予

评分

对早期中土佛教发展史终于有了些许了解

评分

对早期中土佛教发展史终于有了些许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