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表作,是其尝试把英语“散文”(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而造成的结果。初版于1986年。作者从汗牛充栋的古典文献中拣选了十数篇诗文,出其不意地将它们勾连在一起,通过精彩的阅读、想象、分析与考证,为我们突显了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意象和根本性的母题:追忆。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焦虑;更体现了 “向后看”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迷楼》、《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长久以来,我对中国文学一直抱有某种偏见,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散文或是小说,它们为人称道的美感似乎一直离我那么遥远,仿佛在那些诗歌中潜藏的诗意与我隔了一层玻璃,倒像是那些作品不是用我的母语写的,反而是我作为一个大惑不解的旁观者,像是读到了用陌生的语言写成...
评分想象与记忆,应该是写作最重要的两面。尤其是记忆,写作本身就是记忆。就中国而言,古典写作尤其如此。在一个时间往复、生死轮回、历史循环、朝代更迭的时代,写作的记忆性质,成为一种必然。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写作,则呈现出一种对记忆的极大抑制。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
评分宇文所安并非从文献整理入手,也并未系统的研究国学,仅以纤细而极具韧性的感性神经切入中国文化本身,敏锐的抓住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强大的传统。 在这个传统里,我们登上一座坟冢累累的“岘山”,历史上的前后相继,把自然的疆界用我们的方式重新划定,在那些松柏坟陇之下,...
评分不过是因为偶然翻到“凄凄古血生铜花”又看了遍宇文所安的《追忆》,不过是因为这本《追忆》追忆到了已结束几年的学生时代。记得即将读研的我,在文学院背后的樟树林里问导师,做学术有什么用?导师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问题,而是交代了一周一篇的书评和若干唐诗背诵的任务。樟...
评分读完《追忆》我脑中最先冒出的念头,是回想一下当我有冲动要写下一些文字的时候,那种冲动究竟是什么。记录下一些事,不想让自己忘记,想让自己在事过境迁后循着文字的印记仍然能触摸到当时的心情。有些文字会放在日志上,会希望有人看到,留言,回应。这样,当我一个人过生活...
西方的思辨与中国式的感兴的融合,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不朽的期望入手,从古典文献中追溯古典文学的追忆传统。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向过去的探寻、对自身的追忆,都是企图将以前与以后的世界联结在一起,是对时代也是对自身的复现,是期望得以在盛衰荣枯的循环反复中,发现并写下永恒的自我。
评分跟唐诺的《尽头》关注点相似,那种逼着人去看见文中空白的方式,再来第二遍不新鲜。文段选的很好,值得先选段、议论读一遍再将选文朗读一遍,风味独特。毁三观的是它引了初中教材中的《童趣》,唉呀妈呀,我才知道教材里面删掉了好淫荡的部分,不过说来《口技》也是。我说你们选教材干嘛都往淫荡的选啊!搞得我读到原文了以后才晓得当年我都背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啊!啊!正经的说,格局太小了,被写作思路局限进去了,读起来很矫情,不爽朗。继续加油吧。
评分如果说文学之妙在于交通人心的话,那这部作品本身和它提及的那些古典小诗确实传达出了心领神会的共鸣。对于文学懵懂无知,我也不知这部作品是文学理论的阐发还是文学史的另类书写。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它把那些熟悉的诗文从历史的附庸中打捞了出来,重新检视,发挥出了它们本身的主体性。宇文先生捕捉到了那些诗歌背后隐秘的一种作用过程和机制,骨骼、断片、绣户…作为媒介,发现了熟悉那些诗歌的读者从未意识到的一种情感肌理。
评分在大自然的周而复始和人类生活不断的失落中,伟大的作者发现了这种极致的毁灭感,并由此铺陈出东方的中国式哀歌。往事为何,怎样在我们身边复现,我们不断上溯记忆的河流,是真的为了搞清楚一些事情,还是只是单纯的沉浸在复现的仪式感带来的痛苦的快感中呢?在回忆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覆盖了记忆,有些事情再也想不起来,而有些事情却越来越清晰,尽管这种清晰甚至只是一种幻觉。追忆之美,也许就在于永恒伫立与稍纵即逝之间,那痛苦的角力。部分章节很有历史推理的劲头,不知道为何,总有一股湿漉漉的情绪在浮动,令我如坐针毡。
评分宇文所安签名本,再阅毕。一个外国人能把关于中国古典的essay写这么棒,我们这些正在将要制造学术垃圾的人不惭愧吗?不惭愧吗?不惭愧吗?!老头儿可以做写学术随笔的范例,再美不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