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法
出品人:
页数:33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25480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美学
  • 中西美学比较
  • 文学理论
  • 中西美学
  • 张法
  • 艺术理论
  • 西方美学
  • 文化
  • 中西美学
  • 文化精神
  • 审美哲学
  • 艺术思想
  • 人文精神
  • 文化比较
  • 美学史
  • 价值观念
  • 精神传统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中西美学。作者从文化范式入手。在把握中西美学基本精神和对中西美学作宏观整体比较的前提下,切入到中西美学中“和谐”、“悲剧”、“崇高”、“荒诞与逍遥”、“文与形式”、“典型与意境”等基本概念,以及“创作理论”、“灵感理论”、“灵感的主体构成”和“审美具体方式”等具体问题。并结合了大量的中西艺术实践,作了观念的梳理与理论的分析概括,来寻找横跨不同范式之间的共同规律。文化精神是一文化中一切时代、一切思想的总和。

作者简介

张法,男,195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1994)。主要著作有:《中国美学史》(2000)、《20世纪西方美学史》(2003)、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1994)、《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2003)、《文艺与中国现代性》(2002)、《询问佛境》(2000)等。

目录信息

韩文版序
引言 中西美学比较:缘起、内容、意义
一、比较潮流的兴起
二、本在范式冲撞中的美学
三、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形态的背景
四、中西美学比较:方法、内容、意义
第一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有与无
第二节 形式与整体功能
第三节 明晰与模糊
第二章 中西美学的整体比较
第一节 中西美学的存在形态
第二节 中西美学理论的结构方式
第三节 中西美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中西和谐的不同起源
第二节 中西和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西和谐的美学表现
第四节 中西美学和谐的不同走向
第四章 悲剧: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悲剧意识的定义和中西形态
第二节 保存与毁灭:中西爱情悲剧意识
第三节 护礼与求真:中西悲剧意识的不同侧重
第五章 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开
第二节 西方崇高的诸形态
第三节 中国崇高理论的诸形态
第六章 荒诞与逍遥:中西文化自由极境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抗争、自由、荒诞
第二节 退隐、逍遥、梦幻感
第七章 文与形式及其深人:中西审美对象结构理论
第一节 文与形式
第二节 文与形式的展开
第三节 多层结构的审美对象
第四节 人体结构的审美对象
第八章 典型与意境:中西审美对象的最高境界
第一节 典型与意境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典型及其历史演化
第三节 意境及其历史演化
第九章 中西美学的创作理论
第一节 摹仿自然与心师造化
第二节 想象与内游
第三节 直觉与兴
第十章 中西美学的灵感理论
第一节 确然神赐与宛如神助
第二节 天才与人品
第三节 无意识与参悟
第十一章 中西美感的主体构成
第一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初型
第二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定型与转向
第十二章 中西审美的具体方式
第一节 观照方式:游目与焦点
第二节 体悟与认识
第三节 去除情欲与激发情欲
第四节 心向往之与双向超越
后记
附录一 主要西方人物原名及生卒年表
附录二 主要西方概念中英对照表
本版附录一 一次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中韩对话
本版附录二 比较文化学:缘起、内容、方法
本版附录三 从中西印思想比较,看何以西方率先进入世界现代性进程
本版附录四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本版附录五 中西美学原理著作的整体比较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认为世界是有(原子,理式,上帝,物质,存在……),看重形式(逻辑,数理,语言……),强调明晰,所以即便认识到虚无的存在,依旧选择向死而生;而因为深信“有生于无”,注重整体功能(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迷恋模糊,故而尽管妙不可言,但也因为太不明晰或者太过自信(天人合一),妙处有时仅限自己“领悟”。 中国重保存(圆),西方尚进取(线)。 序言说得好,一个事物的特性,离不开它的对照物。(所以中西无有只是相对而言。) 如果把中西文化内部的诸多因素相比较,亦有不少惊人的区别(共时)和变化(历时)。 中国古代文化vs西方文化(古今)。 然则,被西风吹拂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化,和西方现当代文化相较,有何特性? 若区别不显,或有二因—— 当代中西方文化皆异常复杂,且常变常新相互交融; 同质化。

评分

很好的作品,作者逻辑很好,内容梳理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作为一本专著真的不能要求再高了。或许是因为书是自上课讲义而来,图示的存在方便授课,列入书中也很好,帮助读者理解功效不错。总之是非常喜欢了。友情提示:第一章很重要,如果时间紧迫,只看第一章就足够吸收本书的主要精华啦。

评分

不仅仅是简单的中西比照。书中对一些中西美学基本问题背后的原理分析透彻且提纲挈领。

评分

2019.3.24签名本

评分

不仅仅是简单的中西比照。书中对一些中西美学基本问题背后的原理分析透彻且提纲挈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