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的代表作(英文版初版于1980年),《初唐诗》的姊妹篇,从文学史的角度研究盛唐。作为一个汉学家,宇文本书的立论颇为新颖大胆,质疑乃至否定了许多习见的、传统的观点,比如李白杜甫并非盛唐诗的典型(王维是),王维、孟浩然并非如人想象的那般风格相似;主宰盛唐的是由南朝宫廷诗衍变而来的“京城诗”,而盛唐的伟大成就却是由京城外部的诗人创造的,等等。
本书的文学史描述比较全面、完整,轮廓清晰地阐述了作者的一个中心观点,即盛唐诗歌的标准不是由我们所熟知的几个大诗人来界定的,它也不是被切断了历史的一个多姿多彩、光辉灿烂的瞬间,而是在诗歌观念、题材、风格乃至技巧等方面持续地发展和变化的复杂过程。除了这种高屋建瓴的史的视野与脉络外,对几个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长篇的细读分析也非常新颖到位,有许多感受和分析是作者的“独家”,也是他的研究特色。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迷楼》、《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拜读了宇文所安的《盛唐诗》,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中西文化之间一直以来对诗歌方面理解的桎梏。通常我们虽然会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实际上我还是难免会认为中西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化中对于诗歌的理解部分存在中西文化差异。有句话叫“诗歌,就是在翻译中丢失...
评分无论从著作本身所达到的学术水准还是从它们在国际汉学界所获得的声誉来看,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的《初唐诗》和《盛唐诗》二书都堪称是近二十年来美国汉学家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尽管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对国外同行的研究工作一向不很注意,这两本书却都已出版了中译本,且得到...
评分# 雅而不素01 原文 > 在《河岳英灵集》中,殷璠高度评价了卢象的诗:他的作品“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他对卢象风格的描述却指明了京城诗法的一个共同方面:“雅”与“俗”相对,表示情感的节制,措辞的雅致,以及避免某些“俗”的题材和语词。卢象所避开的“素...
评分无论从著作本身所达到的学术水准还是从它们在国际汉学界所获得的声誉来看,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的《初唐诗》和《盛唐诗》二书都堪称是近二十年来美国汉学家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尽管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对国外同行的研究工作一向不很注意,这两本书却都已出版了中译本,且得到...
评分拜读了宇文所安的《盛唐诗》,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中西文化之间一直以来对诗歌方面理解的桎梏。通常我们虽然会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实际上我还是难免会认为中西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化中对于诗歌的理解部分存在中西文化差异。有句话叫“诗歌,就是在翻译中丢失...
宇文所安习惯研究诗人自己的背景仕途脉络,他把李白的个人背景分析得超级冷静,但是,一旦遇到李白的诗本身,也完全难以掩盖对天才的赞美哈哈哈~~~~~~~一直奇怪他的文章是英文的,但是他到底懂不懂中文~~~~~
评分二刷。与中国的传统研究路径不同,虽然重文本分析毕竟还是显得隔,与翻译当然也有关系。看看还行,效法是不行的。而且宇文氏后来的作品也越来越令人不忍卒读了。
评分向外国人学习中国唐诗。
评分仅供收藏,大学时阅毕
评分读了李白与杜甫,有些观点还是蛮有意思,作者真的钟爱杜甫啊!李白倒是一个爱包装自己的汉子,浪漫的秉性我觉得倒和郭沫若有点像,四川的文人,相如、苏轼等等,好像都有这样的一种豪放浪荡气?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