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宇文所安的成名作,1977年初版以来便在汉学界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影响很大,至今仍是一本独树一帜的断代文学史。作者率先将初唐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并开掘了此后唐诗研究的一个方向,而其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启发良多。
作者从文学史的角度,系统性地处理了从南朝宫廷诗到盛唐诗之间近百年(618年-约713年)的初唐诗歌,它的历史定位,它的经验、规律与轨迹。从初唐四杰、陈子昂到沈佺期、宋之问;从宫廷诗的惯例到律诗、古体诗的逐步成熟;从时代氛围、宫廷政治到文化生活对诗歌写作的影响,作者一一细梳了夹处于强大的宫廷诗传统和潮流下的初唐诗人们如何既利用、完善又对立与突破既有的诗歌规范,从而缓慢地向盛唐诗过渡与迈进。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迷楼》、《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自从《西方现代哲学》课堂接触了哲学解释学,有初见眼明之乐,看待问题便多了几分狐疑的目光,尤其警惕那种独断论的倾向。多元理解、多元文化,多元的观点根植于心,在这当头,美国学者宇文所安教授的著作《初唐诗》与《盛唐诗》便深获我心。经数日细细品读,深为佩服作者解析...
评分自从《西方现代哲学》课堂接触了哲学解释学,有初见眼明之乐,看待问题便多了几分狐疑的目光,尤其警惕那种独断论的倾向。多元理解、多元文化,多元的观点根植于心,在这当头,美国学者宇文所安教授的著作《初唐诗》与《盛唐诗》便深获我心。经数日细细品读,深为佩服作者解析...
评分以文学史记的方式细梳了诗歌自流行的宫廷诗夹缝中,如何一步步突破变化,自然过渡至盛唐诗的时代。其中个人觉得王绩,初唐四杰(尤以王勃)及陈子昂的介绍为文中亮色。 1. 初唐诗人王绩的作品以自然朴素见长,其对陶潜的继承和修正,在初唐时代算是寂寥。其代表作《野望》,诗...
评分这本是导师安排的书目,我是读完了王锺陵的《中国中古诗歌史》后读的《初唐诗》。在时间顺序上两本书基本是契合的。 全书可以说是围绕着“三部式”——或者说是宫体诗的“三部式”——来叙述的。纵观整个初唐,宫体诗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基于这个角度,作者沿着诗人们和时代背...
评分以文学史记的方式细梳了诗歌自流行的宫廷诗夹缝中,如何一步步突破变化,自然过渡至盛唐诗的时代。其中个人觉得王绩,初唐四杰(尤以王勃)及陈子昂的介绍为文中亮色。 1. 初唐诗人王绩的作品以自然朴素见长,其对陶潜的继承和修正,在初唐时代算是寂寥。其代表作《野望》,诗...
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这种潜藏着楚辞韵律的辞句,让初唐有了气象。在此之前,南朝的宫廷诗流连于情感和微物的描写,一种对世间带着色情味道的虚无与伤感。当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这一代的诗人看到了一个名为“历史”的东西,他们渴望回到汉魏的风气,让诗重新成为历史的注脚。宇文所安认为这是一种对立诗论,最后发展为复古理论,也开创了盛唐的风流。
评分硬伤很多,“释义”尤尬
评分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这种潜藏着楚辞韵律的辞句,让初唐有了气象。在此之前,南朝的宫廷诗流连于情感和微物的描写,一种对世间带着色情味道的虚无与伤感。当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这一代的诗人看到了一个名为“历史”的东西,他们渴望回到汉魏的风气,让诗重新成为历史的注脚。宇文所安认为这是一种对立诗论,最后发展为复古理论,也开创了盛唐的风流。
评分还是可以的。
评分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这种潜藏着楚辞韵律的辞句,让初唐有了气象。在此之前,南朝的宫廷诗流连于情感和微物的描写,一种对世间带着色情味道的虚无与伤感。当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这一代的诗人看到了一个名为“历史”的东西,他们渴望回到汉魏的风气,让诗重新成为历史的注脚。宇文所安认为这是一种对立诗论,最后发展为复古理论,也开创了盛唐的风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