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程益中、袁伟时、傅国涌、野夫联合推荐
※新增15万字+100幅图片=畅销八年重编版!
※民国以来最好看最生动的北洋军政史!
※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他们的文韬武略,让一个转瞬即逝的时代没有匆匆流逝。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 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我昨天还在看一本北洋的书《1912—1928:文武北洋》,我们的正史写北洋的时候都是“军阀混战”,就这一句。但是,我们是不是知道在北洋时代真正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崔永元
★《文武北洋》把段祺瑞的血肉写了出来,第一版我买了不下100本送人。——《领导者》杂志社长 周志兴
★我买了30本送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前总编辑 程益中
李洁,青岛资深报人、著名人文学者,著有《百年独语》《1912-1928:文武北洋》等。
其著作《1912-1928:文武北洋》通过对袁世凯、黎元洪、杨度、章士钊等北洋人物生平及故址的追寻,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生动地还原出整个北洋时代的面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探究了共和发轫期的政坛风云,是近十年来有关北洋历史不可多得的力作。
那些北洋人,那些老房子,那些挽联――读李洁《文武北洋 http://blog.sina.com.cn/zhaoyanwei 李洁并非历史科班出身,自承是一个“喜欢寻找真实历史境况的旅人”,按图索骥,穿街走巷,用自己的脚印和眼光寻找那些历史名人的故居、老房子、小巷子甚至坟头墓碑,带着“温情与...
评分对于民国的那段历史,了解实在太少,零零碎碎的看了一些,这本书算是比较正式的开始看,整体感觉挺不错。 最认同作者的一点就是,历史的了解应该是立体的,多维度的。自古成王败寇的历史总是成功者的历史,那些失败者总是被刻意地渲染,或丑化,或省略,很难还原读者一个完整...
评分刚看完杨度篇。 史料是否正确先抛开不提,全文排版和分段以及行文风格看了之后感到头大,完全不像是经过精心制作的。 1、章节的分布也看不出有任何依据,只能当成是流水账加上资料的堆砌。 2、经常莫名其妙的前言不搭后语,本来讲着一件事,莫名其妙笔锋一转就开始说另外的事,...
评分第一次读此书还是2007年在桂林,被李洁在北洋军阀中探旧囊而取新物的本领所折服,北洋政府风雨飘零十六年,被国民党灭,被共产党诬,但是依我看,北洋枭雄们的襟怀、治政和远见确在国共台面人物们之上,只是先遭枪杆子后遇笔杆子,落花逢流水,去也去也。
评分湘潭杨度,旷代逸才,三年前读唐浩明先生的历史小说《杨度》,便被这位才具无双的国士深深吸引。纵观杨度一生,矢志为中华之强盛百般探索,无怨无悔,有着肚能撑船的宰相之风,有着非韩薄柳的济世之才,却终不得志,真真令人扼腕!杨度的一生是清末民初乱世中国的缩影,读懂了...
感慨太多,记忆最深刻的就是P246页
评分在新中国语境下,还你历史浪潮中真实的“贼寇”。相对于风流人物篇,这本的价值似乎更大。
评分休憩20th,质量尚可,北洋军阀对民国爱好者而言是非常有话题性趣味性的一群人,而那些人是少数,大多数了解的是历史书那些脸谱化的卖国反TG罪人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叙述他们的另一面很重要,不过有点洗地用力过猛,事事求善,反嫌虚假。吴佩孚保故宫与张作霖让工匠于墙画上留名二事颇为美好,读完感觉舒服,黎元洪一篇最佳,段祺瑞篇最劣
评分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评分矫枉过正。比如,当你毫无原则地赞扬张作霖的时候,就和毫无原则地批评他一样,这两种情况没有什么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