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司马炎为基点,上溯其祖、父两代,下延其子、孙两代,以河内司马氏五代人的事迹为主轴,生动描述了曹魏、西晋时代的政治变迁与社会风貌。前半部分以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人的活动为中心,叙述了汉末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司马氏篡魏、西晋统一、司马攸出镇等主要政治事件及其意义。后半部分,以发生于晋惠帝、怀帝、愍帝时代的贾后专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等事件为线索,叙述了西晋王朝逐渐崩溃的过程。最后,本书考察了西晋王朝统一、灭亡过程中的内在动因,揭示了西晋王朝的特征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中的位置。
福原启郎,1952年生,京都大学文学博士,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师从岛田虔次、川胜义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尤其关注魏晋政治史、社会史,于《东洋史研究》《六朝学术学会报》《唐代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作还有《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社,2012年)。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公元280年,晋武帝出兵灭吴,重新统一中国。司马炎创立晋朝,取得一系列功业,他是开国之主,却非奠基之人,权位取自于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两代三人的苦心经营,而司马炎在位的一系列作为与后...
评分书里观点并无特别新颖,但1995年成书刊行, 反映出海外学派对中国历史的关注和探究。感慨且惭愧。 魏明、晋武皆非庸主,弥留之际或被强按改诏,或所用非人,让人唏嘘。 以孙秀、张方为代表的寒门,向上无门,只能攀附宗室、祈求乱世。 有些事情,真是亘古不变。 PS:“八王之乱...
评分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公元280年,晋武帝出兵灭吴,重新统一中国。司马炎创立晋朝,取得一系列功业,他是开国之主,却非奠基之人,权位取自于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两代三人的苦心经营,而司马炎在位的一系列作为与后...
其实就是西晋政治史,篇幅所限,很多还没写全面
评分其实就是西晋政治史,篇幅所限,很多还没写全面
评分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最新作品,以晋武帝司马炎为中心人物,通过讲述建立晋王朝的河内司马氏家族的几代兴衰历程,探究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王朝崩溃的兴亡之变。作为日本京都学派的传人,作者在这本小书里,延续了京都学派代表性学者内藤湖南将汉末魏晋视为中国古代社会向中世社会转变的重要过渡期的思考,采取将东汉的灭亡与西晋的崩溃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认为“公权”的“私权化”,是这两大王朝颠覆的主要原因。不只如此,作者还结合一手史料与考古材料,指出了“公权”的“私权化”的社会基础与历史逻辑,即宗室与士族势力强大、庄园经济盛行等。能将丰富的学术思考与通俗的科普文笔集于一册,足见作者的不俗功力。值得大力推荐。
评分从司马氏源头说起,经司马懿父子三人,由司马炎称帝,再经八王之乱至西晋终,全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尤其是行文,不像译文,感觉就是用中文写的一样。
评分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最新作品,以晋武帝司马炎为中心人物,通过讲述建立晋王朝的河内司马氏家族的几代兴衰历程,探究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王朝崩溃的兴亡之变。作为日本京都学派的传人,作者在这本小书里,延续了京都学派代表性学者内藤湖南将汉末魏晋视为中国古代社会向中世社会转变的重要过渡期的思考,采取将东汉的灭亡与西晋的崩溃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认为“公权”的“私权化”,是这两大王朝颠覆的主要原因。不只如此,作者还结合一手史料与考古材料,指出了“公权”的“私权化”的社会基础与历史逻辑,即宗室与士族势力强大、庄园经济盛行等。能将丰富的学术思考与通俗的科普文笔集于一册,足见作者的不俗功力。值得大力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