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尼采 教育 哲學 教育學 西方哲學 德國 文化研究 文化
发表于2025-05-06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尼采在本書中批判瞭當時德國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中存在的兩種傾嚮。一種是擴大教育外延的傾嚮,大學和文科中學大規模擴招,模糊瞭精英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淪為謀生的手段。另一種是縮小教育內涵的傾嚮,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淪為學術分工的工廠和國傢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來,真正的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哲學悟性、藝術直覺和古典人文修養,為天纔的誕生和文化的創造培育適宜的土壤。
弗裏德裏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國哲學傢。齣生於德國東部呂采恩鎮勒肯村的一個牧師傢庭。1864年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文學,次年放棄神學,轉入萊比锡大學專攻古典語文學,深受導師裏奇爾賞識。在此期間,喜歡上叔本華哲學,結識瓦格納,二者對其思想皆産生巨大影響,日後又成為他主要的批判對象。1869年,大學剛畢業,即受聘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文學教授,但其誌嚮在哲學。1872年初,齣版《悲劇的誕生》 ,奠定瞭一生的主要哲學思想。巴塞爾時期還齣版瞭《不閤時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惡化提前退休,此後輾轉於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在飄泊中寫瞭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快樂的科學》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善惡的彼岸》 、 《道德的譜係》 、 《偶像的黃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擴大教育的傾嚮:教育的市民化;縮小教育的傾嚮:教育的分工化;兩者的閤流:教育的新聞化。
評分尼采主張絕對的精英教育--古典人文教育。斥責當時德國教育與新聞的閤謀,與新聞一樣流於世俗、粗鄙。不應該推行普及教育,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天賦優良的少數人。這就是對普及教育的歧視和暴力瞭。沒想到尼采這麼直接,放今天,誰敢這樣直接講,即使骨子裏和尼采一樣的精英論。另外采取哲學傢論說的方式,有復古意味。
評分當編輯這麼久,也就這本書值得推介。
評分教育本應使受教育者成為真正的有教養的人。
評分尼采在1872年做的教育預言,正在印證在我們現代的教育體係上:第一種是盡量的擴大和普及教育的衝動,第二種是縮小和削弱教育內涵的衝動。導緻的結果是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教育程度越來越淺薄。教育淪為謀生的手段和國傢利益的工具。而教育的趨勢和新聞不謀而閤:受眾的廣大和內容的淺薄。我們這個時代齣不瞭天纔,因為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庸眾。
感谢周国平老师,有了他的导读,能更好理解尼采对教育的看法。好的哲学家对事物总能做出一定预判,尼采在他那个新闻刚刚发展的年代就敏锐感知到了教育的其中一种困境。整本书尤其是第二部分,一直感受着尼采的愤怒。 1 真教育机构与真教育 尼采心中什么才是“真教育机构”?我...
評分尼采深刻提出了当时他那个时代生计机构与教育机构的对立,现在在我们的国家看来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按照尼采的标准,可以说我们不存在真正的教育机构。人们受教育也是为了未来天才的出现提供适宜天才成长的土壤,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变成天才,因为天才总是凤毛麟角,极其稀少的...
評分- (这就是写给我的!我就是那个哲学家弟子,是那个企望从孤独中生出自信的教师,是急于自救的学生。写的就是我了!我狂喜。我悲恸。我热泪盈眶。呀——) ———— 不是书评 仅代表个人体验 ———— 我在去年之前未曾仔细考察过教育问题,一来自觉它对我的改造不一定起效,二...
評分看着尼采嘲讽德国文科中学,我很自然的将这种观点带入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尼采认为有两种思潮在主导着教育界现状(至少是他那个时代):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只有通过...
評分尼采深刻提出了当时他那个时代生计机构与教育机构的对立,现在在我们的国家看来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按照尼采的标准,可以说我们不存在真正的教育机构。人们受教育也是为了未来天才的出现提供适宜天才成长的土壤,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变成天才,因为天才总是凤毛麟角,极其稀少的...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