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尼采 教育 哲学 教育学 西方哲学 德国 文化研究 文化
发表于2025-02-13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尼采在本书中批判了当时德国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扩大教育外延的倾向,大学和文科中学大规模扩招,模糊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种是缩小教育内涵的倾向,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悟性、艺术直觉和古典人文修养,为天才的诞生和文化的创造培育适宜的土壤。
弗里德里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勒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1864年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文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专攻古典语文学,深受导师里奇尔赏识。在此期间,喜欢上叔本华哲学,结识瓦格纳,二者对其思想皆产生巨大影响,日后又成为他主要的批判对象。1869年,大学刚毕业,即受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教授,但其志向在哲学。1872年初,出版《悲剧的诞生》 ,奠定了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巴塞尔时期还出版了《不合时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恶化提前退休,此后辗转于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南部,在飘泊中写了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快乐的科学》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善恶的彼岸》 、 《道德的谱系》 、 《偶像的黄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自我教育的未来。。
评分自我教育的未来。。
评分外延变宽,内涵缩小。
评分这本好接地气呀。特别有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话风。译者导言部分写得非常清楚,翻译得稍诡异。应该把这本书的内容加入到文科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里,至少培养一种好的嗅觉。
评分一本可以用来朗诵的书。我们的教育机构已经又比尼采的时候堕落了两层了,是有了理工科为主体的大学,又有了政治课。母语已经变成了“父语”,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者的语言了。找回母语,是一切重新开始的起点。
钱理群说,大学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对这句话不置可否。 但现代社会功利化教育已然深得人心。我小时候总会听到有小孩被父母教说这样的话:“我长大之后要考大学,考上大学赚大钱,赚了大钱买车买房买飞机。”这伶牙俐齿的小嘴真叫人不寒而栗。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
评分钱理群说,大学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对这句话不置可否。 但现代社会功利化教育已然深得人心。我小时候总会听到有小孩被父母教说这样的话:“我长大之后要考大学,考上大学赚大钱,赚了大钱买车买房买飞机。”这伶牙俐齿的小嘴真叫人不寒而栗。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
评分倘若想感受尼采的天才或许不需要读太多他的书,就本书的结构与内容而言就已经是独特、新颖且尖锐的了。这本书是尼采未能完成的著作,它是尼采关于德国教育现状所做的五次公开演讲的集合。尽管是演讲,却是不同的。演讲的内容中有恰似故事的情节设计,从另类大学生、青年教师与...
评分看着尼采嘲讽德国文科中学,我很自然的将这种观点带入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尼采认为有两种思潮在主导着教育界现状(至少是他那个时代):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只有通过...
评分尼采对我来说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在初中时看网络小说,蔡骏的《地狱的第十九层》,里面提到了尼采和墨索里尼思想,并且给他们神秘的描述,留给我长久的印象。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哲学书,比较难读,读完了也不太理解。大意是教育正在走向毁灭,现存的学校教育是伪教育,因为...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