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品人:
页数:102
译者:周国平
出版时间:2012-2
价格:16.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5101
丛书系列:汉译经典
图书标签:
  • 尼采
  • 教育
  • 哲学
  • 教育学
  • 西方哲学
  • 德国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教育改革
  • 未来教育
  • 机构发展
  • 教育创新
  • 人才培养
  • 教育管理
  • 教育战略
  • 教育数字化
  • 教育公平
  • 教育可持续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尼采在本书中批判了当时德国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扩大教育外延的倾向,大学和文科中学大规模扩招,模糊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种是缩小教育内涵的倾向,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悟性、艺术直觉和古典人文修养,为天才的诞生和文化的创造培育适宜的土壤。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勒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1864年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文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专攻古典语文学,深受导师里奇尔赏识。在此期间,喜欢上叔本华哲学,结识瓦格纳,二者对其思想皆产生巨大影响,日后又成为他主要的批判对象。1869年,大学刚毕业,即受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教授,但其志向在哲学。1872年初,出版《悲剧的诞生》 ,奠定了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巴塞尔时期还出版了《不合时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恶化提前退休,此后辗转于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南部,在飘泊中写了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快乐的科学》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善恶的彼岸》 、 《道德的谱系》 、 《偶像的黄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目录信息

目录
译者导言:教育何为?
一、关于《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二、教育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三、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
四、天才是教育的目标
五、真正的教育之内涵
六、教育的可悲现状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导言
前言
第一讲 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第二讲 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第三讲 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第四讲 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
第五讲 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重要语词译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思想家说过什么之一】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一) 在140多年前(1872年),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写了一本著作(在巴塞尔大学做的五次公开演讲后来集结成册),叫《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但是这本小册子在尼采生前从未出版,甚至并未完成,周国平先生在1996年将其翻...  

评分

感谢周国平老师,有了他的导读,能更好理解尼采对教育的看法。好的哲学家对事物总能做出一定预判,尼采在他那个新闻刚刚发展的年代就敏锐感知到了教育的其中一种困境。整本书尤其是第二部分,一直感受着尼采的愤怒。 1 真教育机构与真教育 尼采心中什么才是“真教育机构”?我...  

评分

评分

倘若想感受尼采的天才或许不需要读太多他的书,就本书的结构与内容而言就已经是独特、新颖且尖锐的了。这本书是尼采未能完成的著作,它是尼采关于德国教育现状所做的五次公开演讲的集合。尽管是演讲,却是不同的。演讲的内容中有恰似故事的情节设计,从另类大学生、青年教师与...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至于精英教育,尼采对人的品性的默认假设让我困惑。教长说教育是必须的,因为人都有天生的品性,遗传的品性,以及因教育而得的后天品性。而教育必须有三层——物质、人文以及灵性——缺一不可。

评分

外延变宽,内涵缩小。

评分

一本可以用来朗诵的书。我们的教育机构已经又比尼采的时候堕落了两层了,是有了理工科为主体的大学,又有了政治课。母语已经变成了“父语”,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者的语言了。找回母语,是一切重新开始的起点。

评分

仿佛一出没有完成的戏剧,好想知道哲学家的老友会发表怎样的见解。

评分

尼采主张绝对的精英教育--古典人文教育。斥责当时德国教育与新闻的合谋,与新闻一样流于世俗、粗鄙。不应该推行普及教育,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天赋优良的少数人。这就是对普及教育的歧视和暴力了。没想到尼采这么直接,放今天,谁敢这样直接讲,即使骨子里和尼采一样的精英论。另外采取哲学家论说的方式,有复古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