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问

孔子的学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 子安宣邦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吴燕 译
出版时间:2017-6-1
价格:49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4715
丛书系列:子安宣邦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论语
  • 子安宣邦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哲学
  • 经学
  • 历史
  • 孔子
  • 思想
  • 哲学
  • 经典
  • 教育
  • 历史
  • 智慧
  • 儒家
  • 学问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于希望了解日本思想现状的中国读者而言,本书是一个“窗口”:在今天的日本,《论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近代日本的《论语》解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近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

子安宣邦在书中梳理了近代日本解读《论语》的代表人物:诸桥辙次、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等,并兼及朱熹、李泽厚等中国学者的解读。本书并非对这些解读的完整呈现,而是记录了学者们接近孔子曾经面对的问题的努力。从中可见:日本人是如何解读《论语》的;他们如何面对一些常问常新的问题,如什么是“学”“仁”“道”“信”“天”“政”“礼”。子安宣邦的解读方法同样可以启示:再次思考《论语》中的“学”“仁”“道”“信”“天”“政”“礼”等核心问题,对于当今中国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子安宣邦 1933年生。日本著名思想史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代表的时代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其思想卓然成家,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致中国读者
导读 近现代日本与《论语》解读
绪言 《论语》与学之复权
第一讲 论“学”
第二讲 论“仁”
第三讲 论“道
第四讲 论“信”
第五讲 论“天”
第六讲 论“德”
第七讲 问“仁”
第八讲 问“政”
第九讲 问“孝”
第十讲 怀“德”
第十一讲 “忠信”与“忠恕”
第十二讲 死生·鬼神
第十三讲 身为“君子”
第十四讲 学“文”
第十五讲 温故知新
第十六讲 论“诗”
第十七讲 论“乐
第十八讲 论“礼”
第十九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一
第二十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二.
第二十一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三
第二十二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四
第二十三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五

《论语》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子安宣邦的《论语》解读偏于“学”“问”,而质疑偏于“教”的现代以来的《论语》解释,试图以此重新呼唤被现代性压抑的“学”“问”的本质,重振“学”“问”的主体性与尊严。 现代主义者的视角往往旨在追求现代理念核心之一的平等,但与此同时,却容易流于扼杀个性的均质化,...

评分

子安宣邦 1933年出生。专业领域为日本思想史,在文化理论、现代思想方面亦有建树。大学退休之后,开设了许多市民讲座,并定期推行思想史讲义。 作为日本思想史研究专家的子安宣邦,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的《论语》来进行解读?他又是如何解读的呢?——追问子安宣邦“自《论语》中...  

评分

子安宣邦 1933年出生。专业领域为日本思想史,在文化理论、现代思想方面亦有建树。大学退休之后,开设了许多市民讲座,并定期推行思想史讲义。 作为日本思想史研究专家的子安宣邦,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的《论语》来进行解读?他又是如何解读的呢?——追问子安宣邦“自《论语》中...  

评分

子安宣邦 1933年出生。专业领域为日本思想史,在文化理论、现代思想方面亦有建树。大学退休之后,开设了许多市民讲座,并定期推行思想史讲义。 作为日本思想史研究专家的子安宣邦,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的《论语》来进行解读?他又是如何解读的呢?——追问子安宣邦“自《论语》中...  

评分

(豆瓣的相关管理人员是不是脑残?140字它能写得下什么?就这点话说它叫个书评,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将来如果有时间倒是可以认真写一篇) 论语之文本迟至西汉晚期才定型,脉络复杂, 反映的是孔子学生以及其学生的学生的思想, 孔子的话是一种具体的依循行为生成的言语...  

用户评价

评分

日本思想史学家的小学

评分

原初的设问。

评分

逗我的140 字限制)论语之文本迟至西汉晚期才定型,脉络复杂, 反映的是孔子学生以及其学生的学生的思想, 孔子的话是一种具体的依循行为生成的言语表达,而后世继承者的解释则将之视为具有普遍性的规范性言语,我们从注疏中得到的也是后世继承者的想法。有此识见,真不知胜过某些思想史家多少倍

评分

三星半吧,还是觉得日文原本的书名更合适

评分

以孔子核心思想梳理一些关键概念涉及章节,遍及日本经典注本,目前所出《论语》选本中值得一看的范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