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子安宣邦的代表作。
江户时期是日本近现代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包括中国儒家思想在内的日本思想资源进行了新的阐发,建构了其后日本思想史发展变化的若干重要基础,影响至于当代。
本书通过对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伊藤仁斋、荻生徂徕、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江户时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读,重构了江户思想,并以新构建的江户时代观,反观于近代,使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日本近现代思想发展的脉络,而本书作者具有创造性的解读,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方便门径。
子安宣邦,1933年生,日本著名思想史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代表的时代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其思想卓然成家,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江户思想变迁史的重要,恰在明治之后现代日本思想的形成。 几代学者,勃勃野心。 中江藤树(1608-1648)论孝,孝通威仪。山崎闇斋(1618-1682)论敬,敬达道统。所谓“敬“”乃“体认”之心法,是基础学问的践行,也是夷狄之论关系到的未来国运之“祖述”先声。伊藤仁斋(1627-...
评分江户思想变迁史的重要,恰在明治之后现代日本思想的形成。 几代学者,勃勃野心。 中江藤树(1608-1648)论孝,孝通威仪。山崎闇斋(1618-1682)论敬,敬达道统。所谓“敬“”乃“体认”之心法,是基础学问的践行,也是夷狄之论关系到的未来国运之“祖述”先声。伊藤仁斋(1627-...
评分江户思想变迁史的重要,恰在明治之后现代日本思想的形成。 几代学者,勃勃野心。 中江藤树(1608-1648)论孝,孝通威仪。山崎闇斋(1618-1682)论敬,敬达道统。所谓“敬“”乃“体认”之心法,是基础学问的践行,也是夷狄之论关系到的未来国运之“祖述”先声。伊藤仁斋(1627-...
评分江户思想变迁史的重要,恰在明治之后现代日本思想的形成。 几代学者,勃勃野心。 中江藤树(1608-1648)论孝,孝通威仪。山崎闇斋(1618-1682)论敬,敬达道统。所谓“敬“”乃“体认”之心法,是基础学问的践行,也是夷狄之论关系到的未来国运之“祖述”先声。伊藤仁斋(1627-...
评分江户思想变迁史的重要,恰在明治之后现代日本思想的形成。 几代学者,勃勃野心。 中江藤树(1608-1648)论孝,孝通威仪。山崎闇斋(1618-1682)论敬,敬达道统。所谓“敬“”乃“体认”之心法,是基础学问的践行,也是夷狄之论关系到的未来国运之“祖述”先声。伊藤仁斋(1627-...
对江户思想的细致解读。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本书集中分析的是末期之前的“近世”的日本思想,是前现代(日语中用“近代”一词)的萌芽时期的日本思想。(个人觉得,这一近世从社会史分期的角度来说,相当于中国明代中后期。) 当然,子安教授在前言中即已言明,这一部讲义是复合性考察的成果,是多视角的解读。“这里,既有与近代再解读交错的江户再解读,也有对近代概念之构成的追问,或对学问和思想史方法进行追问的江户再解读,以及对始于江户的向量视角构成意义上的江户再解读,等等。” 简而言之,在讲义中,子安宣邦进行的是知识考古学(福柯结构主义)和语言论的转换(萨义德东方学)双重意义上的解读。
评分对江户思想的细致解读。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本书集中分析的是末期之前的“近世”的日本思想,是前现代(日语中用“近代”一词)的萌芽时期的日本思想。(个人觉得,这一近世从社会史分期的角度来说,相当于中国明代中后期。) 当然,子安教授在前言中即已言明,这一部讲义是复合性考察的成果,是多视角的解读。“这里,既有与近代再解读交错的江户再解读,也有对近代概念之构成的追问,或对学问和思想史方法进行追问的江户再解读,以及对始于江户的向量视角构成意义上的江户再解读,等等。” 简而言之,在讲义中,子安宣邦进行的是知识考古学(福柯结构主义)和语言论的转换(萨义德东方学)双重意义上的解读。
评分读者若对江户思想史了解较少,本书可能不是上好的系统性入门之作,因其实际上仍是若干篇各有主题的论文的合集。不过在于中国思想史的比较和对话中,也大致能梳理出一条相对明晰的线索,即朱子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及作为其反动一面的国学的兴起,而这两者都共同指向了「本土化」(如谨守朱学的崎门大言孔孟来攻、炮碎其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孜孜强调「作为方法的江户」,即尽可能剔出明治以降思想史领域对江户的塑造与「再发现」。
评分11月在鲁大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一口气读完。另一本即是此书,一个月来断断续续读,边读边忘,这两天决心着紧用力重新研读一遍。读完发现,此书的方法论意义远超知识价值。
评分对江户思想的细致解读。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本书集中分析的是末期之前的“近世”的日本思想,是前现代(日语中用“近代”一词)的萌芽时期的日本思想。(个人觉得,这一近世从社会史分期的角度来说,相当于中国明代中后期。) 当然,子安教授在前言中即已言明,这一部讲义是复合性考察的成果,是多视角的解读。“这里,既有与近代再解读交错的江户再解读,也有对近代概念之构成的追问,或对学问和思想史方法进行追问的江户再解读,以及对始于江户的向量视角构成意义上的江户再解读,等等。” 简而言之,在讲义中,子安宣邦进行的是知识考古学(福柯结构主义)和语言论的转换(萨义德东方学)双重意义上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