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长时段内,以徽州为代表区域,深入研究了理学在地方社会的传播、士商群体的形成以及宗族组织的出现,三者之间相生相成的历史。本书认为,明代徽州宗族社会的出现,根植于十二至十五世纪宋明时代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受王朝政治和地缘环境的影响,是理学价值观深入传播之下,士绅和商人等主导人群共同塑造的结果。本书采用了整体史的新视角,致力于重新梳理地方历史的发展脉络,探析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在研究方法方面,本书强调对方志、文集、谱牒等官私文献的综合利用,尤其注重在旧史料中开掘新内容,对人物传记和微观史实多有细致的考辨,兼具汉学研究的特色。
章毅,1974年生于安徽,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和社会文化史。有多篇学术论文,见于《文史》、《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等期刊。曾获2006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者论文奖。
章毅先生的大作《理学、士绅和宗族:宋明时期徽州的文化与社会》一书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是章先生在港的博士论文。该书以宋明时期徽州的文化与社会为主题,共分八章,开章序论,末章结论,第三至七章论述了徽州社会的宗族是如何在南宋到明代这一特定时空...
评分宋代以后出现的宗族组织,实际上并非自然形成的血缘群体,而是一种“氏族化的家庭”或者“同姓的世系集团”,以理学为纽带,通过虚拟共同祖先而结合起来,目的在于守望互助,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建构性。《理学、士绅和宗族:宋明时期徽州的文化与社会》一书通过对方志、家谱、...
评分宋代以后出现的宗族组织,实际上并非自然形成的血缘群体,而是一种“氏族化的家庭”或者“同姓的世系集团”,以理学为纽带,通过虚拟共同祖先而结合起来,目的在于守望互助,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建构性。《理学、士绅和宗族:宋明时期徽州的文化与社会》一书通过对方志、家谱、...
评分 评分章毅的博士论文《理學、士紳和宗族:宋明時期徽州的文化與社會》曾榮獲二〇〇六年度「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學人論文獎」,經過作者數年精益求精的修改,終於在近期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選擇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區域和論題作為研究的對象。不論是理學、宗族還是徽州,...
非常具有启发意义,无论是从切入角度、选题大小,还是论述方式、材料运用,可视为地方史和社会史研究结合的典范制作。不过囿于宋元时期史料的相对匮乏,很多地方总觉得有推论过度的嫌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评分从宋到明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徽州地区的宗族,士绅以及理学发展状况,通过宗祠和地方志切入当地文化非常有趣,但是对于佛教,理学等基础知识的缺乏也影响了一部分的阅读体验。
评分从宋到明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徽州地区的宗族,士绅以及理学发展状况,通过宗祠和地方志切入当地文化非常有趣,但是对于佛教,理学等基础知识的缺乏也影响了一部分的阅读体验。
评分初看惊艳,现在回头看还是没有超出之前的框架
评分读过港中大版,可以入手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