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过程。由于“良知说”形成于正德时期(1506-1521),故针对阳明在此期间种种作为进行考证,厘清其思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联,重建其提出此说的转折过程。“附录”所载,则是要提醒与说明,阳明的历史形象是经过其门人透过文献的增削与书写的策略所描绘出来的。
杨正显,祖籍安徽省宿县,1973年生,(新竹)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海洋大学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员。著有《陶望龄与晚明思想》、《道德社会的重建——王阳明提倡“心学”考》、《王阳明〈年谱〉与从祀孔庙之研究》、《白沙学的定位与成立》、《王阳明诗文拾遗》等,并辑录王阳明散佚诗文170余首(篇)。
后记 本书是由笔者博士论文《一心运时务:正德时期的王阳明》(2008)增订而成,博士论文曾经初步修订后,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于2010出版,后经同门张艺曦博士的推荐以及谭徐锋先生的邀约,遂改今名,而在中国内地出版。于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先生的厚爱。 首先,我要交代一下...
评分后记 本书是由笔者博士论文《一心运时务:正德时期的王阳明》(2008)增订而成,博士论文曾经初步修订后,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于2010出版,后经同门张艺曦博士的推荐以及谭徐锋先生的邀约,遂改今名,而在中国内地出版。于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先生的厚爱。 首先,我要交代一下...
评分后记 本书是由笔者博士论文《一心运时务:正德时期的王阳明》(2008)增订而成,博士论文曾经初步修订后,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于2010出版,后经同门张艺曦博士的推荐以及谭徐锋先生的邀约,遂改今名,而在中国内地出版。于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先生的厚爱。 首先,我要交代一下...
评分后记 本书是由笔者博士论文《一心运时务:正德时期的王阳明》(2008)增订而成,博士论文曾经初步修订后,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于2010出版,后经同门张艺曦博士的推荐以及谭徐锋先生的邀约,遂改今名,而在中国内地出版。于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先生的厚爱。 首先,我要交代一下...
评分后记 本书是由笔者博士论文《一心运时务:正德时期的王阳明》(2008)增订而成,博士论文曾经初步修订后,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于2010出版,后经同门张艺曦博士的推荐以及谭徐锋先生的邀约,遂改今名,而在中国内地出版。于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先生的厚爱。 首先,我要交代一下...
辑佚用的大部分是地方志,没有考辨。而且关于阳明的思想完全没有提到既有的研究……
评分以具体史实为王阳明思想转变做解说,思想史的书写才落到实处。
评分研究思路和我最近考虑研究苏轼的思路不谋而合(然而我并没有开始着手做????),很感兴趣,一气读完。前半本书是正文,后半本的资料收集和相关研究也很有价值。唯一感觉不足的是关于王阳明思想着墨不够,思想源流发展说明还不是太细。结尾也偏草草,感觉像着急结束。ps:门外汉瞎说,不足一哂。
评分这本书本以为是从历史语境出发,对于王阳明的研究,但是看下来还是传统思想史研究,尽管加入了许多王阳明身世的考察(甚至都不能算是考证)。另外,对于阳明学的来源,在序言中曾经提到了,但是在全文中并未展开。应该说,本书从写作上并未有太多的突破。
评分王汎森先生高足 对于阳明的事功有很好的勾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