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冲突问题放到一个世界的架构里去思考,将视野扩及到全世界。书中所展露的锐见与洞识力是作者的学力与艰苦的思考的结晶,是一个专业的思想者,以他相当深厚的知识训练为基底,而完成的一项具有独立的创建性价值的著作。它的确说出了些什么,也解答了些什么。全书见解精辟,分析彻底,行文雄辩。书后刊载许倬云、金耀基的长评,以及殷海光答许倬云的文章。另附英汉对照表,记录书中所涉人名、学术名词,颇便阅读。
殷海光(1919年—1969年),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师从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抗战爆发后,投笔从军。抗战胜利后,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任教,并担任《中央日报》主笔。他撰写的社论《赶快收拾人心》,猛烈抨击国民党和利益集团,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8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参与创办《自由中国》并任主笔。他受罗素、哈耶克的影响,倡导科学民主精神,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是台湾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殷海光著述丰厚,《中国文化的展望》是其代表作。
我手里这本是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一版,6月第二次印刷。目前只发现这么多,如有遗漏,欢迎广大同好补充说明或者提供线索。 ps:本文只提供与原书不同之处,给大家一个提示,不提供缺失文字,请自行搜索电子版自己补充。也请大家体谅。 再就是必须满足一定的字数我就开始凑字数了...
评分我手里这本是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一版,6月第二次印刷。目前只发现这么多,如有遗漏,欢迎广大同好补充说明或者提供线索。 ps:本文只提供与原书不同之处,给大家一个提示,不提供缺失文字,请自行搜索电子版自己补充。也请大家体谅。 再就是必须满足一定的字数我就开始凑字数了...
评分1965年,晚年殷海光先生无疑有着对中国文化独特思考,更有着对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他的思考代表着知识分子在上个世纪对文化的兼容和自由主义的理解和追求。如果我们不写点什么来祭奠来怀念,岂不是辜负了殷海光先生当年“拓荒”的愿意和殷切的希望。 1。中国文化到底行不行?...
评分道德是什么 道德在每个不同的社会,都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从小被告知要做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这个“道德”是一个名词,因为理想,文化,纪律都是名词。 我认为这个道德,是利益判断的轻重缓急,做事情的先后顺序。 简单的说,在特定情况下,谁重谁轻。...
“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一句话给一星。没有期望的好,总觉得不过瘾。各种概念是一个阅读难点。新颖的是第三章。被删的十四章找台版看了,是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批评,甚少涉及我党。语言通俗,文笔优美,但显得冗长。写文化问题能写到这个程度很值得佩服了,而且出版于六十年代。
评分殷先生对民主与自由的一段辨析十分精辟。
评分只翻了翻,卡夫卡说“一只鸟,在寻找一个笼子”,此书如是~
评分看了一半,也算读过了吧。 虽说殷海光先生是搞逻辑学的,但此书逻辑上有不少不严谨的地方。 像是预设了一套概念,并利用中国文化比附之,以把它们演绎出来,而非针对中国文化本身的批判。 说好的价值无涉,却多嘲讽或鼓吹,实际上还是立场先行。 所以虽然我也不认同本书批判的各种主义,但读过总有一种想要给本书论敌辩护的冲动。 可能是受时代限制的原因吧。另外中国文化批判本身就是一个大题目,能选择一个角度立住批判已经是很令人敬佩了。
评分13章存目,15章删节面目全非,其他地方还有改动,不合时宜的话太多,2印纸张不错,有个别排版错误,有的繁简转换没有转换过来,中华书局的微博不承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