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仇鹿鸣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5-6-1
价格:7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76159
丛书系列: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
图书标签: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魏晋南北朝
  • 仇鹿鸣
  • 中国历史
  • 政治史
  • 魏晋
  • 政治
  • 魏晋南北朝
  • 政治史
  • 家族史
  • 权力结构
  • 士族门阀
  • 历史文献
  • 政治权力
  • 家族网络
  • 历史研究
  • 中国中古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仇鹿鸣,1981年生于上海,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03年获得提前攻读硕士资格,2005年转入博士阶段学习,2008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基本史料价值述略
第三节 土族及其相关概念的省思
第四节 研究的旨趣与目标
第一章 汉魏时代的河内司马氏
第一节 两汉时代的河内郡与司马氏家族的文化转向
第二节 乡里秩序中的河内司马氏
第三节 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权势网络
第二章 魏晋嬗代史事考辨
第一节 高平陵之变发微
第二节 司马师功业考
第三节 谁是司马氏的敌人:淮南三叛再研究
第四节 伐蜀之役与司马氏集团内部的矛盾
第三章 司马氏集团的形成、特质与矛盾衍生
第一节 从魏臣到晋臣:司马氏集团的凝聚
第二节 曹魏官僚阶层的政治心态:以司马孚、陈泰为例
第三节 司马氏集团的权力结构与矛盾衍生
第四节 受成之主:泰始年间的政治特质
第四章 武帝与西晋政治的转折
第一节 咸宁二年:不起眼的转折之年
第二节 齐王攸问题的再检讨
第三节 走向崩溃:晋武帝的政治遗产
结语
附录:《司马芳残碑》考释——以中正成立的年代为中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司马炎作为开国帝王,掌握至高无上的权柄与全国的政治资源,在倾力一击将自己的亲弟也是皇位竞争者的司马攸击倒后,却蓦然发现,朝堂之上的政治裂痕已经扩大到无法弥补的地步。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为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丧失了政治理性,之后即便安排了一系列政治运作,试图重新...

评分

这本书是这几年不多见的很显示作者功力的政治史的研究著作,作者首先揭示了司马氏在河内的家族网络以及上升至首都的过程,接下来关于高平陵之变中曹魏元老政治态度的诠释,以及司马氏集团中两种势力之间的裂缝,并以此贯穿之后一章的研究,最后关于武帝的政治转变分析也...  

评分

政治就是平衡术。 这大概就是我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感想。 作者通过分析晋武帝晚年的一系列政治安排,指出其原意本是为加强本族皇权从而引入外戚势力,却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先宗室与功臣相平衡的政治格局,而愚痴的惠帝没有可能掌握平衡术,完全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于是,...  

评分

仇鹿鸣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其实并没有超出陈寅恪先生以阶级斗争与升降看魏晋史的框架,只不过在细节处有所修正。这本书的两大洞见是:一、司马氏继承了曹魏官僚的基本盘,并将之逐渐改造成晋臣,是以晋初并没有像许多王朝开国时那样气象一新,反倒是世官世宦垄...  

评分

读毕《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作者仇鹿鸣,八零后学者。这是他的博士论文。洋洋洒洒30余万字,旁征博引,文献密集,几乎到一句一引的程度。遗憾的是,引的更多的却是他人的观点(结论),自己的创见并不多。当然,能串联前贤时彦的观点,杂糅成文,也是能力。作者通...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除了通篇的“笔者”如饭中沙砾。

评分

在既往研究早已成熟定型,新史料又相对欠缺的情况下,硬是凭借自己的历史学想象力和史料组合分析能力,用诸多新的立论与假设,将魏晋时期的政治演化进程在逻辑上连接成线。读其论述,有福尔摩斯破案的感觉。当然,部分推断也有求新过甚,史料支撑不足的嫌疑;而且对政治权力分析有余,而家族网络则分析不足。但作为博士论文,已经足够精彩。

评分

和制造汉武帝一书一个路子,通过史源来细细辨别真伪史料,揭示唐太宗等人对历史的具体伪造,并详细分析司马家族的权力结构兴衰原因,推翻陈大师的寒儒争斗论,五星级好书。辛,仇的书和姚狗念慈的书对比一下,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者,谁是杜车别之类的意淫犬吠。学者之书必须语言推理分析精密,通过事实考证猛抽对方,如姚念慈辈,犬吠而已

评分

【2018第46本】或名《司马氏兴衰史》,起于司马懿,止于司马炎,历经祖孙三代四人,通过联姻、同僚、交游、征辟等方式凝结政治力量,最终代魏兴晋。本书梳理了司马氏掌权的重大节点,如“高平陵之变”,将武库和司马门作为必争的战略要冲。又如“寿春三叛”,由司马懿父子三人分别平定的三次叛乱,都发生在势力薄弱的淮南重镇,而前往剿灭的功臣正好成为下次叛乱的罪臣,这一离奇现象充分表明司马集团内部斗争之激烈。灭蜀和灭吴时,又都发生“二士争功”的悲剧,源于寒族与士族的矛盾,邓艾遭猜忌全族伏诛,而钟会虽死,父兄得免;只因邓艾出身微末,而颖川钟氏司马家不敢得罪。同样的理由也适用寿春三叛将:王淩和诸葛诞居然平反,毌丘俭则无。司马炎称帝时根基薄弱,其弟司马攸则声望极高,只好重用外戚,削弱宗室和功臣,留下八王之乱的祸根。

评分

不循因袭武断之论,颇见爬梳剔抉之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