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

东晋门阀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田余庆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04351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
图书标签: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田余庆
  • 門閥政治
  • 魏晋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
  • 政治
  • 东晋历史
  • 门阀政治
  • 士族制度
  • 权力结构
  • 政治体制
  • 社会阶层
  • 历史研究
  • 魏晋时期
  • 政权更迭
  • 文化背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田余庆,1924年,湖南湘阴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合著,翦伯赞主编),国家教委第一届大学教材特等奖);《东晋门阀政治》(第一届国家图书奖)、《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等。

目录信息

自序
释“王与马共天下”/1
一 西晋诸王与王国士人/1
二 司马越与王衍/6
三 司马睿与王导 门阀政治格局的形成/16
四 关于“不与刘、石通使”问题/26
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37
一 小 引/37
二 郗鉴的密谋/40
(一)东晋初年的兵力状况/40
(二)流民与流民帅/43
(三)用流民帅平王敦之乱/49
三 郗鉴与王导/52
(一)郗、王家族的结合/52
(二)苏峻乱平后的江州/59
(三)郗鉴在陶、王矛盾和庾、王矛盾中的作用/62
四 郗鉴与京口经营/70
(一)三吴的战略地位/70
(二)会稽——三昊的腹心/74
(三)建康、会稽间的交通线/78
(四)京口和晋陵地区的环境与流民/84
(五)京口在政治、军事上的作用/88
(六)郗氏家族在京口的影响/92
五 余论/96
庾氏之兴和庾、王江州之争/100
一 庾氏之兴庾亮巩固门阀政治/100
二 庾亮出都以后的政治形势/107
三 庾、王江州之争/112
四 襄阳的经略/123
桓温的先世和桓温北伐问题/132
一 桓温先世的推测/132
(一)桓温先世的隐情/132
(二)桓温是桓范后裔/133
(三)桓范的郡望问题/139
(四)旁证/142
(五)小 结/145
二 桓彝事迹杂考/147
(一)中朝桓彝无令誉/147
(二)桓彝过江后跻身“八达”而又志在立功/149
(三)桓彝族单势孤/152
(四)桓氏家族不为时人所重/155
(五)小 结/157
三 永和政局与永和人物/159
四 桓温北伐与东晋政争/169
五 简文帝遗诏问题/176
陈郡谢氏与淝水之战/189
一 谢鲲、谢尚与谢安/189
二 北府兵/202
三 淝水之战前后的陈郡谢氏/208
四 淝水之战与灭吴之战的比较/219
五 北方民族关系与淝水之战性质问题/228
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244
一 小 引/244
二 “齄王”世家/245
三 孝武帝与皇权政治/251
四 主相相持与太原王氏/259
(一)主相相持的开端。太元九年至十四年(384—389)/260
(二)上下游的争夺——王忱与王恭。太元十四年至十七年(389—392)/262
(三)殷仲堪入荆与孝武帝得势。太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392—396)/265
(四)孝武帝死后王恭、殷仲堪连兵叛乱——两藩与中枢之争。太元二十一年至隆安二年(396—398)/267
(五)太原王氏的覆灭。隆安二年至三年(398—399)/270
五 小结/272
刘裕与孙恩——门阀政治的“掘墓人”/278
一 晋末的北府兵/278
二 北府将乐安高氏/287
三 道术与政治/293
四 孙恩、卢循、徐道覆的家族背景/300
五 孙恩、刘裕与次等士族/307
后 论/315
一 旧族门户和新出门户/315
二 东晋侨姓门阀士族的主要来源/320
三 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的变态/324
四 门阀政治和流民/331
五 门阀士族的经济基础/333
六 门阀士族的文化面貌/338
七 门阀政治的暂时性和过渡性/343
改版题记/34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看完至今已过许久,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总结此书。期间还看了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以及黄仁宇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部分。算是找到了一些切入点。简单罗列一下几个想总结的地方: 本书外:一、王莽-东汉时期的经济问题,皇权不振的现象。 二、晋朝没...  

评分

评分

说实话,在看这本书前,自己对东晋的历史也看了很多,而世说新语更是自己的最爱。可是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对东晋历史的了解还远远谈不上深入,史书展现给我的还只是表面的事实,而不是背后的动因。 作者在这本书里通过分析东晋不同时期的门阀政治,给读者勾勒出了...  

评分

评分

我对于政治史基本上是个外行,所以这里说的话都是外行看热闹的话。 我读这本书一是因为自己对魏晋风流很感兴趣,二是因为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价非常高,三是因为看了别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就花了一个月左右的闲暇时间读了。 此前不管是读《世说新语》还是其...  

用户评价

评分

尊崇,但无法喜欢。有一些传统史学书写的问题,比如因为材料残缺、史料“扦格难通”,就推演、窥测、连虚线,然而有时候推演的基础都是存疑的,用不确定换确定,难以服人。另外书写的风格是“以述代论”,根本性的观念就一个,定下主导动机后,就依据自然态的时间作为线索,让人物“依次登上历史舞台”,事件与人物用“我真实发生过”的面目一条条躺倒,从中抽绎出论证主导动机的史料,外带一些旁逸斜出的问题,这种写法令人疲惫,就像中国千年的历史一样使人压抑。还有一些问题,论述得有点“浮”了,读完之后难免会暗自嘀咕:写这个的意义在哪里?像对淝水之战性质的梳理、对清谈之风的评价。

评分

这本和《秦汉魏晋史探微》已经读了两三遍了,无聊的时候就翻一翻,纯粹是用来代替电视剧的,可比电视剧好看多了!

评分

这本和《秦汉魏晋史探微》已经读了两三遍了,无聊的时候就翻一翻,纯粹是用来代替电视剧的,可比电视剧好看多了!

评分

田余庆的学术感觉总是很好,治学有陈寅恪的风格,能从细微处发觉到别人长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例如,此书中纠正了东晋令焚石勒之币,一直被视为东晋有“夷夏大防”的想象,而代之以八王之乱时的各种武力集团关系,以及此种武力集团到东晋后的延续。

评分

#南窜门阀来龙去脉 叙述详尽 可以为日后参考之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