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田余庆,1924年,湖南湘阴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合著,翦伯赞主编),国家教委第一届大学教材特等奖);《东晋门阀政治》(第一届国家图书奖)、《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等。
今天读田余庆大师的《东晋门阀政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范围类都出现家族政治的回潮,尤其是东亚国家,朝鲜自不用说,韩国、日本、新加坡都在近些年曾经的领袖二代当政,还有一个我们最熟悉的国家就不敢说,就连以自由民主著称的...
评分梁任公论及《中国之旧史》时言道:“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古来“国家”作为“天下之神器”往往在一姓之掌握的同时更兼许许多多的护卫者和分享者,帝王即是“王家”,王家之外尚有种种之“私家”。简单的分类这种私家:有王家外戚,功臣元勋,仕宦大族,这些私...
评分梁任公论及《中国之旧史》时言道:“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古来“国家”作为“天下之神器”往往在一姓之掌握的同时更兼许许多多的护卫者和分享者,帝王即是“王家”,王家之外尚有种种之“私家”。简单的分类这种私家:有王家外戚,功臣元勋,仕宦大族,这些私...
评分我对历史基本只能算是一业余的,之前对于六朝的历史更多限于世说那些清秀隽永的小故事,田先生的这部大作以分论的形式串起东晋一朝的政治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门阀的兴衰对东晋的兴衰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书从门阀与王权共治天下的角度,通过门...
评分说实话,在看这本书前,自己对东晋的历史也看了很多,而世说新语更是自己的最爱。可是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对东晋历史的了解还远远谈不上深入,史书展现给我的还只是表面的事实,而不是背后的动因。 作者在这本书里通过分析东晋不同时期的门阀政治,给读者勾勒出了...
肤浅之人谈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大多会对这一时期士人的生活状态有所钦慕,会向往所谓的魏晋风骨。翻检史料,今人是很容易被一些对这一时期士风的溢美所感染,确实让人有些情不自禁,但田老以他科学主义的精神指出,沉溺于对专制时代士人生态美化了的想象,是有违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理智的。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在于东晋一朝,且强调门阀贵族政治仍是皇权政治的变种,过份抬高所谓的“士人政治”、“士人政府”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认识是非常清醒的。且并不因为研究东晋南朝就喜爱东晋南朝,狠毒地评价道:“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只是北方民族纷争,一浪高过一浪,平息有待时日,江左才得以其上国衣冠、风流人物而获得历史地位,才有门阀政治及其演化的历史发生。”真是伤东晋南朝粉的心啊
评分这才叫治史
评分补mark一下。书架上很多书可以扔掉,要留的话这本是必须的
评分从宏观考察东晋南朝近三百年总的政治体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在东晋百年间的变态,是政治体制演变的回流。门阀政治的存在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皇权政治的各种制度经过南朝百余年的发展,终于与北朝合流而形成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皇权政治在这一曲折反复的变化过程中,本身也起着变化。隋唐的皇权政治并不全同于秦汉的皇权政治。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但毕竟都是皇权政治。 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只是北方民族纷争,一浪高过一浪,平息有待时日,江左才得以其上国衣冠、风流人物而获得历史地位,才有门阀政治及其演化的历史发生。
评分这才叫治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