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叔本華 哲學 西方哲學 德國 德國哲學 韋啓昌譯叔本華 倫理學 德國文學
发表于2025-02-16
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選自《叔本華全集》的捲二、捲三中的5篇文章,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發揮的規律,道德在人生中的涵義到底是什麼。這本隨筆集所談論的現象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叔本華透過這些現象所得齣的見解與我們的流行觀點迥然不同。如珠的妙語散落在書中的每一頁,由嚴密的推理綫索串連瞭起來。這樣的思想作品,完全可以用叔本華描述普盧塔剋作品的話語形容:“我一翻開他的書,就好像長齣瞭一對翅膀”。
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異常顯赫富商傢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傢産萬貫,但不得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錶瞭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瞭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錶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裏。53歲齣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剋福病逝。
看問題通透,但是可以肯定永遠不會成為主流。畢竟生存意欲的延續不能靠瞭解本質,隻有智力纔會享受思維的樂趣,而同時也摺磨著生存意誌。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時間還是應該體驗幸福的,畢竟生命的本質已經夠苦難瞭,認清本質就更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況且意欲也有其好的一點點方麵,比如生存意欲也有否定生存意欲的一麵,即人、我無彆,意欲不是孤立的苦難,那僅有的一絲純粹道德,也是給苦難的一點慰藉吧,善待自己和彆人也是發揮純粹的道德吧。
評分7.2-7.7沒讀懂
評分係列中讀得最費勁的一本⋯⋯一直以來不太欣賞在書本上寫感想的行為,但是之前讀過的同學的密密麻麻的批註還挺有意思的(◐‿◑)
評分痛苦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評分沒看完,感覺他的話語結構差不多都是一樣的
这个时代的不道德源于人的不自由 是谁该为这个社会的不道德负责呢?谁又能负的起这个责呢? 如果要一个人有“道德”,一个基本前提是:他作为道德主体,其意志是自由的,他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权利。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沦丧源...
評分1、叔本华指出,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 2、头脑是照亮了,但心却依然没有改善。 3、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不应是眼睛,而应该是理解力。 4、行为只是这个人的性格的外相,而这个人的性格已是永远和无法扭转地...
評分1、叔本华指出,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 2、头脑是照亮了,但心却依然没有改善。 3、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不应是眼睛,而应该是理解力。 4、行为只是这个人的性格的外相,而这个人的性格已是永远和无法扭转地...
評分 評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