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选自《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三中的5篇文章,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到底是什么。这本随笔集所谈论的现象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叔本华透过这些现象所得出的见解与我们的流行观点迥然不同。如珠的妙语散落在书中的每一页,由严密的推理线索串连了起来。这样的思想作品,完全可以用叔本华描述普卢塔克作品的话语形容:“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长出了一对翅膀”。
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1.《哲学必然性的学说》普里斯特利 “如果一个人为自己在过去所做出的某一行为而懊恼和责备自己,那他可能会幻想如果自己再度处于相同的情势下,他将会做出不一样的行为。但这只是幻想而已。如果这个人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并且把所有外在情势考虑进去,那他就会满意地发现:只...
评分因为生存所以利益,因为利益所以人普遍的物质化而实在性,普遍只看到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物质利益的事情,一切以物质目的为前提,很少有人象叔本华与康德一样全力只为哲学本身而做它,很少有人关心精神的成长。虚伪与恶劣及迎合他人与时代或者政策的作品往往受人追捧,而真正有价...
评分很多时候哲学著作都是在自己的逻辑推论里绕圈子或找突破口, 让人感觉被哲学家不停地牵着鼻子走,说实话叔本华写的当然是 经典,但这样的书读起来真的很累。 为什么不断给自由新的定义,说自由本身有否定性,就推出物 质身体上的自由就是没有障碍,意欲不自由又可以否定...
评分道德是一种能够实践的伦理学,因此这就是伦理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来实现这些目的,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检测来实现宇宙的稳定性和创新性,这就是道德。自由来源于对象化的活动,而对象化的活动不仅可以通过这些实践和明确的目的来实现这些问题,还可以通...
评分1、叔本华指出,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 2、头脑是照亮了,但心却依然没有改善。 3、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不应是眼睛,而应该是理解力。 4、行为只是这个人的性格的外相,而这个人的性格已是永远和无法扭转地...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从哪里得来的启发,我自己用来说服自己的那套有关痛苦、同理心、外在于任何存在的最高理想的说辞,似乎总是可以和这些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之间产生非常强烈的共振……
评分可以当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说明和补注。
评分具有获得性格就是精确了解了自己的素质,并从而确切知道可以信赖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不可以指望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等等;从而可以巧妙和技巧地发挥自己特别的角色。而在此之前,由于性格只有经验以后才可了解,他只是随波逐流地、听其自然地发挥展示出自己的作用。从自己所做,知自己所是。
评分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
评分很亲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