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阿图尔·叔本华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韦启昌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21133
丛书系列:叔本华系列
图书标签:
  • 叔本华
  • 哲学
  • 西方哲学
  • 德国
  • 德国哲学
  • 韦启昌译叔本华
  • 伦理学
  • 德国文学
  • 叔本华
  • 道德
  • 自由
  • 哲学
  • 意志
  • 伦理学
  • 存在主义
  • 西方哲学
  • 形而上学
  • 人生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选自《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三中的5篇文章,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到底是什么。这本随笔集所谈论的现象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叔本华透过这些现象所得出的见解与我们的流行观点迥然不同。如珠的妙语散落在书中的每一页,由严密的推理线索串连了起来。这样的思想作品,完全可以用叔本华描述普卢塔克作品的话语形容:“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长出了一对翅膀”。

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目录信息

论意欲的自由
论道德的基础(节译)
论禁欲
为何我们羞于暴露性行为以及性器官
通往解救之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个人认为这两篇论文是叔本华最好的作品,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他的作品绝不是完全的消极论调。从他对道德的反思上,或许可以发现人性本身那仅存的那一线希望。 关于自由 自由意志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问我们人具有自由意志吗?我们的行为受我们的控制吗? 和哲学...  

评分

评分

评分

1、叔本华指出,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 2、头脑是照亮了,但心却依然没有改善。 3、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不应是眼睛,而应该是理解力。 4、行为只是这个人的性格的外相,而这个人的性格已是永远和无法扭转地...  

评分

所有现实外在世界之物所涉及的变化都服从因果律,人当然也不会例外。 —————— 叔本华说“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在不同人身上只是比例不同。” 想到的刚看的釜山行。从头坏到尾的大反派大概是利己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要给九颗星!4.20-5.4阅毕。最开始需要想很久,几个小时只能看10页,到后来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最后一天可以看80页。全程沉迷于叔本华的严谨论述和天才的思想中。最后一部分关于人性本质的超验学说已经大大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看完我十分难受,十分十分十分:-(

评分

很亲民

评分

没看完,感觉他的话语结构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评分

前两章诠释了意欲的自由,道德的基础,直指核心的指出了隐藏在日常潜移默化概念背后的本质,性格和动因的角力,利己和损人之外的同情。 后三章的内容再次证明了叔本华受到佛学的影响,涅槃寂静和空的概念,都和他的观点类似,人生的常态当然是苦,快乐永远是短暂的。 佛陀所指出的解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苦行只是其中之一,禁欲也只是其中之一。 不过,很可能是最快到达彼岸的那艘船。 非常喜欢叔本华,像一面镜子,像一位老友。

评分

7.2-7.7没读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