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塞缪尔·亨廷顿,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AlbertJ·WeatherheadⅢ)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两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有大量学术著作及论文问世。
They deny that the basic genuinely 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in the philosophic,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花了十天时间来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很好读。不同与其他主流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意识形态”,亨廷顿把国家间的冲突定义为文明...
评分三天以前,确切地说是2008年12月27日,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退休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波士顿逝世,享年81岁。我看到这则新闻,谈不上什么特殊的感受,却想起了曾经翻看过的这本著述。 有些人是第一眼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甚至说他的一言一行,某种言论足以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一些细节记不清楚了。多年之前读它,仅仅因为我爱慕的那个人是学国际关系的,还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我希望在这个领域尽可能的多知道一些,以便交流时可以稍微多些相关话题。其实,当男人爱你的时候,是因为你有年轻的容颜,青春的活力,而不是深邃的思想,可惜那时不...
评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已故哈佛著名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著作,该书成于90年代,试图给出冷战后国家间冲突的一般范式。现在看来,该书对2000年以来西方和穆斯林世界之间围绕恐怖主义为中心的冲突有很好的解释,而书中指出“埃及、叙利亚、突尼斯等主要阿拉伯...
评分一个月之前的那个周末,受晓立之邀,我到她家吃午饭。那天的收获除了见到了这位数年未见的老同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我从她家搬回了接下来要讲的这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为何我会选择此书并仔细精读?答案大抵与作者所提出的“为何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
站在1996年的时代还是颇有预测性的,不过中美博弈终究还是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对立吧
评分意识形态退去,文明的冲突浮出水面,意识形态是一时,文明的冲突是根本。
评分五洲震荡和为贵
评分03年读第一遍,惊为天人;2010年读第二遍,醍醐灌顶;如今又读了第三遍,仍然是感慨万千,亨廷顿绝对是美国战后政治学第一大师,殿堂级的神人,看问题一针见血,目光如炬,入骨三分,最后几个章节关于“车臣、波黑战争”的文明冲突史描述,比惊险小说还扣人心弦。最重要的是此君胆大生毛,完全不在乎什么“政治正确”,什么话都敢表达,对Islam的暴烈特性直言不讳(当然对中国的威胁也是照说不误),如今西方面临绿教压境,哪有这样勇敢这样睿智的教授?
评分過了二十多年後看這本書,可以說把這二十多年的事預測了個八九不離十,也算是個奇跡。唯一沒認識到的重要問題是911後的國際反恐秩序會讓美國提前進入衰退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